“尤斯伯恩看里面”是英国童书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出品的经典科普翻翻书,自2005年开始,已陆续出版50余种,曾荣获英国地理学会银奖,入围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获全球生活科技杂志《PopularScience》推荐,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29个国家出版,全球超过一亿册。 该系列图书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色谱技术在临床诊断标志物、药物代谢、脂质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分析策略、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手段以及大量的应用实例。本版与第一版相比在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的优化与调整,删去了概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电泳与色谱分析、生物技术药物的纯
这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创作的经典生命科学普及读物,初版于1986年出版,在日本已重印24次。本书是在原书基础上的改订新版,修订增加了许多近30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与重大突破。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规模宏大的人类基因组工程,生命科学的飞跃式发展历程在书中清晰展现;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到诸
《生命是什么》是分子生物学的关键性著作,作者薛定谔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薛定谔颠覆性地提出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开启了“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内容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和思想界,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
本书为科学普及类读物,对生命科学这门“21世纪的科学”中涉及科学史、科技史和社会、伦理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是该领域国际领先的作品,富有学术性和可读性,自1995年首版以来,获得国际学界的一致好评。
让房间里的一大群猴子各自在一台打字机前打字,理论上只要给予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有一只猴子敲出莎士比亚的名句来。这就是著名的\"\"无限猴子理论\"\",这一理论经常被科学家用来解释细胞的诞生。卢克·奥尼尔教授在这本书中回答了一些关于生命的重大问题。他诠释了生命的起源、繁衍与结束,带人们领略生命的奇妙与多彩,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量子物理创始人之一、“虐猫狂人”埃尔温·薛定谔,不再满足于鼓捣纯粹的物理学,在叔本华和东方玄学的影响下,思考兴趣转向了生命和心灵领域,至此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薛定谔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将其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公之于众,次年这个系列演讲
《生命科学概论》是面向高等农林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概论教材,介绍生命科学主要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发展趋势及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涵盖生命的物质基础和运行规律、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伦理、营养健康与疾病预防等。该书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巨著之一,其中所阐述的进化论对生物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达尔文的重要思想,法国知名作家贝尔纳-皮埃尔·莫兰和插画师乔吉娅·诺埃·沃林斯基联手创作了这本精美的插画版科普读物。书中着重介绍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主要论据,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