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部分: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拉克劳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中西马克思主义当代世界总体危机理论的共性探究与异质甄析;中英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比较——从“间性”哲学视野出发等。
为了牢记伟大民族的艰辛探索,纪念时代伟人毛泽东,追寻根植在我们民族内心的精神依托,回忆这段壮阔的历史,本书精选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等单位的140余件毛泽东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物,并以此为线索重现革命文物的珍贵样貌,讲述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及其深刻内涵,多侧面、多
《人间烟火:毛泽东的家居生活》原名为《毛泽东家居:一代伟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现》,龙剑宇编写,曾由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人间烟火:毛泽东的家居生活》以毛泽东家居遗物为线索,从山水家居、简约而居、布衣领袖、粗茶淡饭、动静相宜、勤读不倦、居行相济、君子之交8个部分,对毛泽东同志早年和晚年的家居遗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本书用具有亲和力的叙述方式,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风插图和富有历史感的名家油画作品,融入描写、评论、抒情、跨时空对话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勾画出伟人毛泽东的生平主线。围绕这条主线的,不仅有他的人生经历、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有毛泽东思想发展脉络中的重要节点,还有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本书讲述了从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度过的77天的故事。宪法起草小组成员起草的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本书结合当年的史实记录,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再现了毛泽东在杭州的77天生活、工作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本书从“青马人”学习的角度出发撰写,严格遵循“信仰”主线,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为切入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等文件,系统阐述了“青马工程”“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
本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报告“红皮书”系列的第五本,也是“第十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3”指定用书。本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专项研究成果。全书系统论述了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课题组对2022年
本书为《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国新出审【2022】1435号、沪新出审【2023】238号)线装本。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五百多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
本书分为五线谱和简谱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菩萨蛮·大柏地(女声二部合唱)西江月·井冈山(男中音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七律·长征(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混声四部合唱);沁园春·雪(男中音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混声四部合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