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相、科学发展观。
本书是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917—1949)”成果,由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康文龙、吕延勤主编,是我国第一部关于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资料集成,全面搜集、系统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经典著作译本、阐释著作、列宁传记等10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在其光辉一生中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 本书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张太原长期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结晶,从六个方面系统深入阐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超领导方略与艺术——“如何出主意”“如何干工作”“如
本书除开篇外,共7章,内容包括:调查研究励志改造中国与世界、调查研究开辟中国式革命道路、调查研究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全党思想的统一等。
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作者多年来悉心研习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文章千古
生态问题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第一次系统阐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纲领,帮助我们意识到,所谓生态问题的发生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与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必然结果。从本质上说,生态问题的凸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生态危机本
著作主要内容: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论述为指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之维、本体之维、历史之维、现实之维、实践之维对其进行动态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整体性研究。理论之维
本书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全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神圣家族》,展现《神圣家族》的理论空间和当代价值。本书从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政治环境和思想状况入手,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还原了《神圣家族》的写作背景;从《神圣家族》的序言入手提炼出了全书的理论主题,并在与
“马克思一恩格斯思想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本书立足于具体文本,通过考察“巴黎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写作状况和内容,对两人思路上的-致、差异和互补情况作出甄别,进而从总体上对他们在哲学形态的变革、思想体系中的人性蕴涵、政
本书是《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中的一种。莱恩报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马克思由思辨的哲学批判转向现实政治批判的重要开端,书中从现实出发重新诠释其中的政论文章,探究法律合法性重要命题以及法治实践的关键命题,还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国家观、人民观,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