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议政(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作者张海鹏是中国大陆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最近20年来,由於各种机会,与台湾历史学界,台湾学术界,建立了各种来往关系。尤其是1992年5月,赴台出席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突破了大陆学者赴台的禁忌。从此以后,两岸学术界来往频密,展开了广泛地学术交流。个人自那以后,开
本书是《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之一,共收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稀见方志三十二种,其中稿抄本十六种,具有很高的文献利用价值。
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有不同凡响之处:曾经的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巍峨矗立的东西双塔,“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五里古桥;奇异的泉南佛国,当之无愧的宗教博物馆;南派戏剧的重要阵地,唱成音乐活化石的南音。苏黎明编著的《泉州历史上的人与事》为你叙述泉州的人和事。
《古邑江阴》是作为申报国家历史名城的附件,它反映了江阴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彰显了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的成果。《古邑江阴》是江阴文博工作者在市委、政府和文化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心血结晶,我想学界和社会广大读者会给予它以应有的评价。
蓝天包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俊丑,故天广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海角无涯;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其大小,故山高挺拔。大海之所以成其为大海,是因为它能容纳百川之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因为他有包容万人之心。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广,他的舞台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他拥有的就有多少。世间万物,包容其中。本书以中国
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是武汉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侣治洪等编著的《民国时期的武汉》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再现民国时期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在体例上,《民国时期的武汉》试图以若干短篇文章将典籍史料及文物、遗迹、遗址、艺术作品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同时采取图文
本书为《中国地方社会与民俗》丛书(丛书主编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劳伦格、谭伟伦)之一。《英德的传统地方社会与民俗》一书由谭伟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汉祥(韶关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主编。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英德市各地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其主要内容有:总论篇、神明与醮仪篇、传统经济篇、宗族与乡村民俗篇。
本县志共二十卷。该志记述了岳池县的历史兴革、山川田赋、名人逸士、诗词诗歌、礼俗祀典,对考证岳池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实依据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