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有大量针对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效应研究。针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协同效应概念,不同国家或者组织有着不同的理解,本书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项目成果,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现状、协同控制的理论和评估方法,协同减排的现状,“一带一路”国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主要采用的
大气污染防治费用效益综合评估模型研究是教育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尺度大气污染防治情景费效模型及示范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本书主要是针对该项目“大气污染防治费用效益综合评估模型”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介绍模型的开发背景、模型的主要框架结构、模型的开发背景、模型各模块的具体使用操作步骤、不同环节输入参数的具体格式
本书基于中法三院(中国工程院、法国国家技术院、法国科学院)对核能与环境领域的联合研究成果,整理和分析了大量数据,着重研究了从铀矿开采到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核能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正常和事故工况,以及核废物的环境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中法三院就核能与环境领域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和建议,将有效促进核能的健康发
本书以三江平原农田-河沼系统水环境常规水体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风险识别及污染修复与调控为核心,综合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态学、地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探寻污染物的时空演变规律,识别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因子,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农田-河沼系统农业面源污染关键地区及关键时期,提出综合调控管理模式;建立冻结期雪
本书是在上海市气象局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多年从事环境预报一线的工作中总结凝练而成,目的是帮助从事环境预报的工作者建立以天气分析为主的污染天气预报思路,以提高对秋冬季节典型污染过程发生发展规律的独立分析和总结能力。全书共分4章:第1章综合分析长三角区域重污染的气候特征;第2章制定了长三角地区PM2.5污染天气分析规
舆论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本书主要研究公共舆论在参与大气污染和绿色低碳治理中的博弈逻辑与协同路径。基于此,本书的第一章对舆论、风险社会、现代治理等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大气治理中的突发舆论进行案例分析,考察多元主体的网络博弈过程以及在博弈中凸显出的协同动员能力。以热点
本书是团队长期以来在四溴双酚A(TBBPA)降解机理、毒性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梳理了TBBPA的性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含量、生物毒性,以及降解研究现状、问题等;分别系统性地开展臭氧氧化技术和高铁酸盐氧化工艺对TBBPA的降解效能、降解机理和生物毒性控制效果的研究,归纳总结了臭氧氧化技术和高铁酸盐氧化工艺去除污染
本书主要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我国制定“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碳排放权初始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以及我国工业部门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能够加深读者对我国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建立碳交易市场等行动的认识;此外,还基于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开展了碳达峰影响因素分析及碳达峰的预测,并就浙江省
本教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让读者对实验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有一定了解。一部分是关于实验室安全尤其是大气采用等准备工作的介绍,以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第二部分为有关大气监测方面的内容,包括不同大气污染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监测
本书紧扣与高原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密切相关的大气细颗粒物,采取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的经典源解析、在线快速来源解析和模型模拟等多方法集合运用的技术路线,获取了高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的第一手数据,论述了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对策,总结了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和文山市等城市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