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药类)指导用书种类——本系列指导用书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类15种:中医内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外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妇科学(中级)专业、中医儿科学(中级)专业、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专业、中医针灸学(中级)专业、中医推拿(按摩)学(中级)专业、中医眼科学(中级)专业、中医耳鼻喉科学(
杨泽华名老中医通过长年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研习,结合自己30余年临床临证经验,对“痰瘀同治”相关学说广收博引,缜密论证,以“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论点应用于临床,提出了“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本书作者吕晓洲,丹东市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
郑颉云教授有50余年的教学及临床医疗经验,擅长内、儿、妇诸科,尤精儿科疾病诊疗,他结合长期医疗实践,针对小儿服药难问题,研制出具有“简、廉、验、便”特点的“达原散”“加味三加散”“健脾止泻散”等20余种散剂,至今仍被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沿用,临床以辨证论治为准,重症、重理,用药守方而不拘泥,灵活变通。本书系对郑颉云教授
赵清理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擅长治疗脾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各类内科疑难杂病。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的挖掘与继承,是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书系统总结了赵清理的郁证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郁证理论的临床应用,收集整理了赵清理数十年来运用中医药诊治外感病、肺系疾病、心脑系疾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病等各科疾病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开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
苏凤哲对路教授的脾胃学说、湿病证治理论有深刻的体会,用路教授调脾胃十八字方针指导临床疗效显著,为传承湿病的治疗并有所创新,总结提炼出治湿十八字方针:“审三因、察病属、明三焦、本中土、法机圆、方有度”,以此指导湿病的治疗,疗效显著,本书即此十八字方针的详细阐述。本书通过“四诊合参辨湿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审识
本书为教材。针对温病学的基本知识,书中共分导论、温病学基础知识、常见温病(疫)的证治和温病学经典原著选四大部分共22章,包括绪论、温病概念、病因、诊法、辨证方法、治则治法、预防等温病基础知识和风温、春温、暑温、秋燥、伏暑、湿湿、大头瘟、烂喉痧、湿热疫、温热疫、暑热疫等常见温病(疫)以及《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
中医疫病经典选读
脾胃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不乏疑难病,同时脾胃病治疗是中医学的优势特色,历来中医学重视脾胃,注重脾胃调养在治病、养生中的重要地位。著者师从中医名家董建华院士,在传承其治疗脾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通降论”的基础上,临证三十余年,创新发展,提出“太极升降论”,将周易太极思维与中医升降理论相融合,构建了脾胃病辨治思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国医名师王承德教授牵头组织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体专家编写,再版沿用第2版的体例,全书分风湿病总论、中医病证辨证论治、西医疾病治疗及附篇四部分。较上版增加阴阳毒、大偻、周痹及围妊娠期用药规范、IgG4相关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章节,对29种中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