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全面介绍了列斐伏尔异化理论的主要内涵,系统地阐发了其异化概念的特殊性:列斐伏尔在继承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余,融合现代性批判和微观权力转向的理论视野,开辟了新的异化批判领域,同时他试图将异化和日常生活、空间、时间等概念结合在一起,对异化的批判推进至全社会的范围。一方面,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并没有规定异化从产生到消亡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1978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分界线,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两个部分,本书研究的是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本书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作为核
本书属于回眸经典系列。《法兰西内战》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
生动有趣的漫画科学专业的干货知识简洁明了的思维逻辑一本轻松有趣、人人都能读懂的《资本论》入门指南!从商品、货币的产生到资本主义的未来,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一看就懂!我们的个人生活与经济社会之间究竟有着何种紧密联系?这本书直接画给你看!为何打工这么苦?996真的是打工人的福报吗?为什么打工人越努力却越贫困?这本书带你轻松明白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演进历程;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主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视野和方法。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1867-1882年手稿)》的历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867-1870年为第一个创作时期。马克思在这一创作时期撰写的手稿收入第40卷(上)和第40卷(中)。其中第40卷(上)收载马克思于1867—1868年围绕《资本论》第二册和第三册撰写的13篇手稿。第40卷(上)收载的与《资本论》第二册有关的手稿
本选题以19、20世纪之交尤其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围绕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根本性问题——“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以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选择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三个问题为研究主线,按照历史的逻辑对关切论争主题的最主要和
本书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了三个崭新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过程,并且阐明了三个因素间相互关联。接着又从政治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明了三个崭新因素还是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性创新。“三个崭新因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三大支柱”: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
本书以列宁原著为文本依据,全面梳理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破解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遭遇人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之需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指导。首先,立足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回答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如何产生的问题;其次,厘清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索历程,
本研究以哲学人民性的历史演进为逻辑前提,以马克思哲学人民性为原生理论基础,提出并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新概念,再以此为基点,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创新的根据和基本路径,进而循着创新问题和基本路径,探究现实世界人民性时代化创新思想,并自觉进行现实世界人民性关键领域的创新,从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新理论体系,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