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5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开始长征到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战役期间的故事,主要涉及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初期为摆脱敌军围追堵截所进行的艰艰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本册共收集了30个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遵义会议后至胜利结束长征的故事,主要涉及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跨过荒草地、夺取腊子口等内容,主要反映了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同志为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绥远(今内蒙古地区)人民,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英勇地拿起了武器,进行了数十次武装起义。本书收录的35个关于土地革命时期晋冀鲁豫绥地区武装斗争的故事,都是当时武装暴动的主要参与者以口述的形式,对亲身经历的重要事件和战斗的真实记述,其中既有党的组织建设、革命政权
伴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军队诞生了。自此,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及地方反动武装“进剿”“会剿”,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本书共收集了35个红军初创时期中央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故事,涵盖了中央红军创立、发展的艰
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680多次武装起义,遍及14个省14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武装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
《唤醒沉睡的南宋》
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作者用自己从青涩少年到社会打工人的自身经历,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期的欣欣向荣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变化。作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沐浴过和熙的阳光,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文字是琐碎的、低调的,也是接地气的,能给大部分读者带来亲近感和认同感。本书描
这是一本回忆录,作者将自己小学阶段到大学再到工作的经历以文字形式深情记述。在不同的社会阶段表现出个人及生活状况不同的发展进程,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对人生一种美好的回忆,歌颂了祖国强大的发展过程,弘扬正能量,给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以责任感与情怀。本文不仅仅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记录,也是作者对美好生活与人生理想
一句“起立,老师好”,唤起人们对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激起对好老师的感恩之情。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求学路,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引和教导。《忆先生》意在呈现求学之路、恩师风范、成长轨迹。本书共三个篇章,各篇章由6—8篇文章构成。第一个篇章“求学之路”,都是我国知名的院士、科学家、数学家回忆自己的求学生涯,在他们身上可以看见教育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