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兼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研究方向,导读了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1968)、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评导论》(1993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1948)、丹穆若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2003)等具有奠基作用的重要书目。本书针对国内教学和科研实际,以中文译著为基础,参考英文原(译)著,补充
本书以文学和两性关系为母题,借鉴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情感史和婚姻史的有关观点,对经典文学中的故事与人物加以发挥,以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和阐释。只有通览别人的命运,才能理解我们所遭遇的幸与不幸。当我们以人类最本真的视角,跨越一定的历史空间,去打量那些文学经典的时候,那些故事才会大大拓宽我们对人类和自身的了解。它们将
《英语文学研究第十二辑》包含文学理论、英国文学、爱尔兰文学、美国文学与加拿大文学等章节,关注文学理论与国别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文学理论”一章中,作者讨论了“黑暗生态学”的网格与共存逻辑;在“英国文学”一章中,作者对《炼金术士》中的财富幻想与投资焦虑、布莱克诗歌中的“协商”政治美学、济慈《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中的
文艺女神伍尔夫的魅力哲学是: 聪明女性的独立方式,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才是幸福之源。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本书源自伍尔夫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一经出版,风靡全球,感动千万读者,被誉为激发女性精神觉醒的心灵之书。 它刺痛我,使我流泪,不停颤抖。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以至于我想要尽可能地读得慢些,再慢些
本书为李有成教授过去三十余年学术论文的自选集。共收入论文二十四篇,关注的议题多元而繁复,反映了作者不同阶段的学术关怀与志趣,主要涵盖了文学史的政治、阅读的伦理、理论的旅行、阶级与文化研究、现当代华文文学、离散文学与文化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则多取径于较具批判意识的当代理论,诸如弱势族裔论述、后殖民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离
该书稿是著名作家唐诺的最新作品,以《父与子》《唐吉坷德传》《白鲸》《浮云》《宽容》等名著为中心,以这些文学著述为内容依托,展开了作者对文学名著作品的内容、写作技巧、文学价值等的论述。该书稿体例完善,结构清晰,内容呈现清楚明白,论证严谨,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市场价值。
书稿是著名作家唐诺的文学解读著作,围绕着马尔克斯、卡尔维诺、格林、海明威、阿城、福克纳等名家及其作品等名著为中心,以这些作家的著述为内容依托,展开了作者对文学名著作品的内容、写作技巧、文学价值等的论述。该书稿体例完善,结构清晰,内容呈现清楚明白,论证严谨,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市场价值。可说是普通读者经
近年来,现实主义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本书共收录31篇论文,分别从历史、社会、记忆、情感、伦理、跨媒介等角度出发,围绕现实主义这一核心词展开文学批评或理论探讨,主题涵盖欧美经典现实主义作家与作品研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外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现实主义与社会转型
本书分为“细读论坛”“古典新读”“文心细品”“扺掌谈戏”等七个栏目,收录了《小说精读: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废墟”书写:无历史性和认同迷雾——以骆以军和伊格言为例》《可笑亦可涕——《邯郸梦记》悲剧意蕴分析》《21世纪以来江苏报告文学研究》等文章。
对于很多人而言,文学就是酷刑——无聊、难懂。其实,那只是因为读者们还没找到读它的正确姿势!书中遴选了一百五十多位作家的两百多部作品,以年代为轴,辅以妙趣横生的插图,带领读者穿越文学世界的时空,畅读经典,兴味盎然地了解名著和那些伟大的作家。那些著名的小说里都写了些什么样的故事?它们为什么那么重要?作者为什么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