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根据古籍《四部医典》《兰塔布》《甘露四部》等医学著作,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一部儿科医学专著,系统且全面的论述了蒙医儿科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儿科基证、脏腑病、温病、五官疾病等的疗法、婴儿的护理及疗法、传染病的疗法及预防、医疗器械的功能及功效等。其中,小儿指脉、小儿哭声辩证等诊疗方法更具特色
作者依据《医药月帝》《蓝琉璃》《医诀补遗》等学术著作,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外缘、病理变化过程、疾病的秉性特点,将疾病的基本病因汇总为六基症,疾病的本性汇总为寒热两种,对七素三秽的病变、脏腹疾病本位引起的病变特点、五官疾病因本位引起的病变特点等病理理论以及内科疾病诊治、温病诊治、上体疾病诊治、脏腑疾
本书依据《四部医典》《医宗要旨》《医药月帝》《尊胜金色词子鬟》等医学著作,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胚胎学、正常赫依、希拉、巴达干理论、体素三秽理论、骨骼、血脉、白脉系统等理论进一步系统化,讲述了正常脏腹、五官(眼、耳、鼻、舌、触觉器官)等内容以及蒙医生理学的起源发展、整体理论和基本观点,机体三根内在联系等新的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以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为核心,将分藏于俄罗斯、英国、中国收藏的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解释与研究,对每件文献撰写叙录,对其版本形制,同时依其性质,分为医方文献、杂抄文献、针灸文献、兽医文献来分类研究,以理清西夏医学文化与其他民族医药文化交流的脉络,明确西夏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与中原医学理论之关系。本书涉及19个编号32
本书重点介绍了每首方剂的组成、药味、剂量、制剂方法、主治功能外,还根据药剂的功效进行分类。书中又叙述了每章方药治疗内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妇科病、儿科病、六腑病、外伤、赫依、希拉等各种病症的类别、症状、治疗方法等。
该书为《藏族博士论文丛书》之一,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载有“年壬”病的257部藏医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对其记载的“年壬”病的本质及概念、病因、种类、症状、治则等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了“年壬”病的本质,9种不同的分法,根据人体部位、组织等的不同,可发生于头部、四肢、五官、五脏、六腑等,总计分为57大类。再按传染性强
本书稿是心隆病的诊疗研究。心隆病是位于心脏的遍行隆特性紊乱引起的隆盛型心脏病,它是心脏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共四章:第一章心脏和隆的定义,心隆病的病根及疾病的外缘,心脏疾病的分类,心隆病的字义及演变,三因特性对疾病症状表现的影响,心隆疾病的分类。第二章身、心之间的关联,藏医学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分类,与双心医学之间的关系
德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保存完整、流传最广、自成体系的当数傣族医药。傣族医药药方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药物的增减,观察治疗的效果,逐步筛选而成。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
黎药学基础
次旦南卓所著的《藏医基础技能》本选题主要介绍了藏医临床实践中必备的基础技能,涵盖脉诊技巧、四诊合参、药物制剂、针灸技术、藏医按摩、舌诊观察、藏药鉴定等方面,并更加详细介绍了藏医脉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藏医四诊合参的内容和步骤,藏医药物的制剂方法和使用技巧、藏医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藏医按摩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藏医舌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