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教育究竟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提供什么新价值?诊所教育在中国究竟应当确定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和目标?在此之后,我们还要考虑中国诊所的本土化和多元化问题:中国诊所应该是对美国模型的照抄、改进、转换还是创造?诊所教育与传统实践教育机制究竟应该优势互补还是相互竞争?中国诊所如何才能在失去内外扶持后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如此种种问题,
本书是通过对行政法的案例分析,思考、总结和演示案例研究办法的一部探索性学术专著,也可以用作研究生、本科生行政法教学的案例教材。全书共分两编。编突破了以往的行政法案例分析教材只重视个案的分析,而采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和研究如下问题:法院是如何发展行政法的?行政诉讼法对我国行政法理论与立法实践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行政诉讼与行政法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译事之缘起,在乎“取法人际,天道归一”之理念。 天地渺渺,众生芸芸;然天地何以长存不灭,众生何以繁衍不息此中必有亘古于今之一般法则。天地者,自然之谓;众生者,乃自然所赋生灵之长,人也。而人所以居万物之首而为生灵之长,概因其不仅是生于自然,而且还能领悟于自然,进而以理性和智慧的劳动创造受
行政执法在公共行政领域的普遍展开,表明了政府管理的法律途径已经成为现实,以及由“管理”到“执法”的伟大转变。行政执法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兴起的,并在政府法治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基本的概念。城市良好的交通秩序依赖于“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政府文化部门为整顿文化市场秩序而加大执法力度,食品卫生机构为保证
《法学研究》自1978年试刊、l979年正式复刊至今,已经出版了三十周年。这个三十年,在共和国的历史、尤其是在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以及法学研究的学术史上,其重要不言而喻。在某种意义上,《法学研究》三十年来刊发的文章见证了共和国法治的进步史,反映着共和国法学的发达史。在某种意义上,《法学研究》三十年来刊发的文章就像是一部刚刚
本教材在汲取生物课程与教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教材内容由生物课程论、生物教学方法论、生物学教师论、生物教学评价论和生物课程资源论等重要专题构成。其特点:一是目标多维,重视知识,更重视知识、能力、情感并重;二是重视发展,既重视生物教学技能的训练和现有理论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关注课程改革,关注“课
《刑事法学的当代展开(套装上下册)》详细解读了刑事法学。全书共分七篇,内容包括:刑事法的价值、方法与原则;犯罪论;刑事责任和刑罚论;罪刑各论;刑法立法;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和刑事执行法学;国际刑法、外国刑法、比较刑法和区际刑法等。
坊间有关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教材已不下几十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续写一本?这种困惑和自醒一直伴随着本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在现代学科分化愈发细致,在西方法学话语系统和学科标准早已成为“普世”性工具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这种话语系统和按照这种标准尽可能准确、简捷地描绘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原汁原味的法律思想,这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思考
《逻辑的训诫:立法与司法的准则》着重阐述立法与司法的逻辑基本准则和基本方法,以揭示逻辑在立法与司法领域里应有的地位与作用。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思维研究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对所有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介入与渗透,所有的学科,都体现出逻辑应用的痕迹。作为法学学科范畴的司法理论与实践,更是体现了逻辑的工具应用性特征。
王室法庭首席法官约翰·福蒂斯丘爵士(约1395-约1477年)无疑是15世纪英格兰最为卓越的政治学家。这个小书首次把他的两部重要著作——《英格兰法礼赞》和《论英格兰的政制》——的最新版本合并一处,并添加了导论、注释和参考书目,充满了智慧警句。《英格兰法礼赞》和《论英格兰的政制》——英格兰政治思想史上最早的作品——乃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