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描述了1926年至1992年的邓小平的主要活动,主要从1920年10月,邓小平走出国门赴法留学开始写起,直到1992年1月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止,期间历经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重要历史紧要关头。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在每一个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历史紧要关头,他都将自己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以人的异化问题、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极端个人主义问题、主客对立问题、虚无主义问题这五大问题为线索分析梳理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对马克思的思想在有关问题上的未竟之处进一步展开详细的分析阐明,力求让相关概念及思想更加完备清晰。
本书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主体性、艺术性的本质规定性及支撑这些本质规定性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科学主义、革命话语、阶级观念、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艺术人学、现实主义八大关键性范畴的梳理与论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生和确立的过程、内容和结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及历史阐释。
本书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习近平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与“科学-技术-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现代经济社会之现实相结合,在考察分析其理论之源、理论根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首先建构起“科学价值库”理论的五个基本原理;其次,在考察分析现代企业在考虑科学和技术因素时的价值生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
本书以若干个栏目为支撑,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多领域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世界文化思潮、思政课教学与建设等研究内容。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
打开密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走进现实)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绪论、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劳动自由的基本内涵、劳动自由的实现路径。
《马恩通信选集》作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和组织编译出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要著作之一,其中收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密切结合了现代中国革命斗争的任务,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策略和态度,为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抗战策略和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研究《马恩通信选集》的编译和传播
《哥达纲领批判》一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包括马克思的《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和他1875年5月5日给威廉·白拉克的信。《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以劳动问题为主线,关涉平等、公平问题,关涉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问题,关涉自由、民主问题,关涉国家职能转变及国家未来走向等问题,是一部以劳动为核心的政治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