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研究》(季刊),由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李四龙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负责组织编辑委员会。2022年9月,《传统文化研究》申请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878/C,中文繁体,季刊,大16开,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出版单位为北京
本书共分为东西古典学、特约专论、论著选译、小荷才露、实地考察、嘉陵书评等六大部分,收入学术论文及译文总计二十余篇,内容涵盖中外古代文明和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作者均系目前国内古典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因而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学研究的水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提供智力支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大会。本届学术大会先后举办开幕式暨马克思主义专场、5个学科专场、4个学术聚焦、3个区域专场、1
本书收录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资本论》第一卷,根据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收录。《资本论》第一卷即“资本的生产过程”,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收录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资本论》第三卷。《资本论》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剩余价值如何以利润、利息、地租的形式,在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地主阶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本书收录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资本论》第二卷,根据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收录。《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本书为全集第十一卷:《国富论》(译著)。《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书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
本书为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盒装本,是陈振濂40年学术研究集结,并以高等书法教育为原点,进行书法、篆刻、绘画、诗词多方向、跨专业学术研究,涵盖《书法美学与批评十六讲》《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理论史》《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书法美学》《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国画形式美探究》《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篆刻艺术
本书分为:古代历史研究、革命传统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共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黄帝与黄帝时代》《黄帝冢陵庙传说钩沉及其相关问题》《黄帝在制度文化上的开创性贡献》《中国的家庭奴隶制始于黄帝》等。
本书分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甘肃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研究,共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试论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新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