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季刊),由顾海良教授担任主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编辑委员会。2022年9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申请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877/A,中文,季刊,大16开,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出版单位为北京大
本书分七章,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等。
《青年毛泽东》记述了毛泽东1910年(17岁)至1927年(34岁)17年的读书学习和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从17岁走出故乡韶山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直到走上井冈山,从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袖,经历了艰难而坎坷的历程。本书通过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学习经历、社会实践、对社会事件的态度和应对行为,引导当代青年读者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树立
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报刊活动家。列宁亲自创办、主编和参与编辑的革命报刊多达30余家。列宁在忠实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运用报刊指导建党、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等丰富的报刊活动实践,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工作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1867-1882年手稿)》的历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867-1870年为第一个创作时期。马克思在这一创作时期撰写的手稿收入第40卷(上)和第40卷(中)。其中第40卷(上)收载马克思于1867—1868年围绕《资本论》第二册和第三册撰写的13篇手稿。第40卷(上)收载的与《资本论》第二册有关的手稿
本选题以19、20世纪之交尤其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围绕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根本性问题——“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以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选择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三个问题为研究主线,按照历史的逻辑对关切论争主题的最主要和
《反杜林论》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反复读过的重要哲学著作。在长征行军途中,毛泽东克服重重困难,把这本书一直带到了陕北,在自己的重要著作《矛盾论》中还引用了该书的两段原文。1963年,毛泽东提出学习30本马列著作,其中就包括这本《反杜林论》。后来,他又专门为印马列著作大字本的问题写信给周扬,嘱咐像《反杜林论》这样的
《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思辨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著作。这是他们首次合作、生前定稿和公开发表的著作,它不仅通过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使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大受震动,成为锻造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开启他们长达40年的共同事业和伟大
马克思基于劳动哲学的法哲学将一切法律现象纳入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认识,结合每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特点把握法律现象的性质,科学地阐释了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客观过程、历史演化规律、法律本质、法律社会功能以及法律价值观念和法律正当性问题。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变化是法律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劳动工具的
本书属于“回眸经典系列”。本书是是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创作的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首次出版于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正文共三章。其中,第一章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充分肯定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第二章阐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