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医药,特别是在壮族群众聚居的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四个地区流传广泛。自2008年开始,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同意,正式在广西开展中医药类别中医(壮医)专业资格考试试点工作。2010年开始,壮医的医师资格考试正式被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实行一年一考制。为方便考生及壮医爱好者复习学习,广西壮
《壮医药简明读本(壮汉双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壮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壮族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民俗与医药的关系,壮医的理论体系和特色诊疗的应用等知识,从理论分析、致病因素、治疗原则等方面介绍壮医理论和临床的丰富内涵,从而揭示壮医药发展的历史规律,立体地呈现壮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技能,系统介绍了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在理论技能篇中介绍了苗药药剂实验的实验内容、常用原辅料和仪器设备、制剂通则检查、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报告等基本知识,及粉碎、过筛、混合、制粒、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等苗药药剂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为实验方法篇,详细介绍了常规苗药剂型制备实验
本书根据《中国药典》和相关藏药标准,以及《藏药志》《中华本草·藏药卷》《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藏药晶镜本草》等,对130多种常用藏药材的现代鉴定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书中介绍了藏药鉴定的历史和藏药现代鉴定的依据、程序和方法,重点介绍五种现代鉴定方法的实验内容和操作规程,依次详述了“植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
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尤其是妇科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女性年龄25-35岁之间的妇科肿瘤发病率占20%-30%。由于妇科疾病的多发性和复杂性,医疗工作者应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和分析妇科疾病。藏医作为传统的医学体系,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应用价值。经过二十多年妇科临床的研究和经典书籍中总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对13世纪以前、13世纪至16世纪末、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史书中的蒙医药文献、蒙医药文献实物、元朝蒙医药医事制度、元朝蒙医药文化、蒙医药学家及其著作、蒙医药书籍出版、蒙医药学期刊论文、蒙医药学学位论文、蒙医药学专利文献及中医学和藏医学文献中的蒙医药知识作了全面研究。本书
本书主人公名老蒙医巴图1949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自1975年在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工作,擅长蒙西医结合诊治布鲁氏杆菌病。2010年退休,2014年被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聘请专家坐诊,于2018年1月与世长辞。该书稿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名老蒙医巴图的蒙医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名老蒙医巴图的临床经
本书选取了200多种蒙医方剂以及70多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并将其汇集一册,方名大部分以蒙医传统方式命名,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配药法、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7个部分。而本书选取的方剂,无一不闪烁着蒙古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辉,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疗效确切,对疑难杂症、危重急症也有奇效。
随着健康理念和医学模式转变,蒙医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书共收录了20余种常用蒙医护理技术,既延续了蒙医护理技术的传统和精髓,又体现了蒙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同时也融入了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理念。本书适用于蒙医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人员,可作为临床实践、操作规范及质量评定和等级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本书的出版能够让蒙医
《蒙古贞蒙医妇科疗法》是一部蒙古贞蒙医妇科的专著,全书共有4章内容。本书是作者50多年来治疗妇科疾病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乳腺病、妇科杂病等妇科常见病的疗法、妊娠期的病症的疗法及护理、调养身体方法等。其中,乳腺疾病、调养身体方法等疗法尤其具有特色。总结论述了蒙医妇科理论和实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