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编写《国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60年》一书,系统回顾60年来我国科技条件工作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刻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大战略意义,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和科研平台,创新科技公共服务方
《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组织编写,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理性采撷西方科学哲学之精华和充分吸收近年来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然哲学
不少科学史研究者早就问过:科学哲学或是科学编史学,对科学史研究有什么用?确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刘兵在他的书里虽然提供了一些答案,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答案能够像“笔有什么用?可以写字”那样简洁明了,令人满意。然而我们为何不可以反过来问:科学史对我们有什么用?历史学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会说:其实没用。没有历史学,地球照
《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是在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结合国内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和高校教学实践而写成的一部新教材。全书内容除导论外共有十二章,一至二章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在回顾自然观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三至九章为科技观
这套教材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方案》为依据,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大学文化程度和为小学教育服务的内在要求,遵循小学教师成长的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加强通识教育,注重文理渗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合理安排教材结构,科学构建教材体系。
多年来,百慕大三角地区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该地区连续发生的舰艇、飞机失事失踪事件及各种奇异现象,吸引各国科学家不遗余力的探索。本书试图将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百慕大海域发生的神秘事件和各派学者的观点做一整体归纳、分析,向读者全面介绍当今世界科学四大奇谜之一的百慕大三角的情况,读来令人浮想联翩、惊奇感叹。
本书重申传统的思想主题,仅限于技术哲学领域,力倡以中国文化传统资源,演绎中国发展问题的宏大叙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它消耗着世界一半的水泥,1/3的钢铁和1/4的铝,目前石油和铜的进口量分别是l999年的35倍和23倍。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中国2030年石油进口量将是现在的3倍。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如此强劲,
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提高,新发明、新工具等由此应运而生。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又推动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滚滚向前。本书精选关于发明的100个话题,带领小朋友们走进精彩的发明世界,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本书介绍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点,阐述了自然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与当代的高新技术。
本书收录并翻译了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自1869年创刊以来发表过的近千篇精华论文,再现了近一百五十年间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探索历史:包括从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到量子理论的日趋成熟,从同位素的发现到纳米管的诞生,从研究太阳黑子到追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