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都市人类学、城市空间/社区营造、新移民与城镇化、城市里的“陌生人”、商业文明与都市民俗、都市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学与都市文明。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为孩子们介绍了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科学帮助人类了解物质世界的现象,寻求宇宙和自然的法则,研究自然世界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人类逐渐掌握了物理、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规律。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力量。科技不仅仅承载着人类未来和探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的成名作,本书纵跨九千年人类历史进程,作者抓住那些影响文明进程的重大时刻,着力还原历史现场,强调感受历史的重要性,是一部极具故事感的人类通俗简史。
20世纪初期兴起的优生学运动被视为人类首次运用遗传学知识对自身后代进行大规模干预的尝试,但*终却以剥夺个体自由、种族歧视和纳粹的暴行收场。当下,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个体遗传信息,还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筛选出健康的后代,而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使得设计婴儿似乎近在咫尺。这些技术的应用既可增加人类的福祉,也可能走向优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在1998年制定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施行经验基础上,从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合理利用、加强规范、优化服务监管等方面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作了规定。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开展人类遗传资源调
院人类学年刊是社科院民族所的连续出版物,由蒙古族人类学专家色音主编,本年刊由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书评等栏目组成,作者主要是民族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的学者,也包括的部分人类学学者,选编十分严谨,在人类学理论的介绍上颇有新意。田野调查部分也是本书的华章。
2016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生环学院联合召开首届生态民族学论坛,论坛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祁进玉教授主持。为有助于生态民族学分支学科的发展,会后组委会对会议论文择优编辑出版。论文主要内容集中讨论有关生态文明、民族生态学、生态民族学、生态移民、环境变迁等方面相关议题,希望对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学术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已经2019年3月20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9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7号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是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维护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共六章四十七条,主要包括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和保藏、
本书不仅介绍了人类学这一学科和人类学家的工作,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学视野下宽容、理解、尊重、互惠的思维模式与态度,内容包括人类学与倡导、人类学与援助、人类学与发展、人类学与环境、人类学与治理、人类学与健康等。
本书为“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三五”创新教材(第二轮)”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紧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可供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