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综合运用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的知识。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具有设计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创新设计打下基础。本教材共分为五大模块:模块一为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二为常用机构;模块三
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2008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精确绘图与快速绘图、文字与表格、标注与设置、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制、AutoCAD2008设计中心及相关知识、绘制三维实体、打印输出等。
本书共分六章,从机械识图基础知识开始,以“读图”为主,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投影与视图、零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方法与技巧。
本书分两篇,共19章。第一篇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指南,包括:绪论,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选题,机械运动方案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等内容。第二篇设计常用资料,包括:常用数据和一般标准,材料,极限偏差与配合、行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适应了目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章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工作原理、结构、强度计算、使用及维护的设计顺序编写的。全书共16章,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间歇机构;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及其设计;机械传动设计;轴
《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以阐述机械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为主线,结合轻工化工行业的特点,通过对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运动设计、强度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研究,将课程内容贯穿起来。考虑到非机类专业面广,学时少,在内容上力求以基本知识为基础,精选内容,深入浅出,并加入新知识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机类轻化工各专业“机械设计基础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AutoCAD2008工程绘图技能训练教程(机械类)(修订版)》按照制图标准和工程绘图的思路,以大量的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CAD2008关于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功能及相关技术。 全书按教学单元编写,共分8章。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18章,包括机械设计概述,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系,机械传动设计,轴与轴毂连接,轴承,其它常用零、部件,机械的平衡与调速,机械设计CAD简介等内容。书中各章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复习题供
教材以能力培养为主,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以及工程实际训练等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有:静力学基础、构件的变形分析、工程材料、典型机构、机械传动、机械零件以及工程实际训练等。着重讲解了静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构件基本变形时强度和刚度的分析计算方法,典型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方法,典型
本书内容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门课程,是机制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本书以学以致用、“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组织编写,力求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尽量体现高职高专层次的特点。采用了最新计算方法和国家标准。全书共17章,主要内容为:力学基础、机构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现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