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文学理论前沿,从当前文艺理论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论争切入,认为文学应在特殊的历史结构、文化网络中进行定位。文学话语不存在一个始终如一的语言结构;要在多种话语体系并存的文化网络之中进行复杂的比较、衡量,从而确定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话语特征。这对文论界重新认识与把握何谓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详细考察了历史话语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为新儒家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的语粹汇编文集。本书由复观先生之子徐武军先生手订,所选择语粹段落皆出自复观先生全集,并分类列次,以“读书和研究的态度与方法”、“知识分子”、“教育”、“文化”、“艺术”、“文学”、“历史与思想”七编作纲,每大类下再各续以目。虽为选录,但以编者对著者之了解,
该书为全集,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张中行全部文学作品,共分14卷。除对已出版的原本和选本进行集结整理外,全集还收入了篇幅相当可观的此前从未编订成册的文章,包括在报刊上开设的专栏文章、自创刊文章、散见于各类报刊上的文章等,分为上下两册收入*后两卷,并承袭先生生前亲编散集《散简集存》之名,取名为《散简续存》。全集收录了张中
本书分为6个栏目:师友述怀、序跋、书评、古人婚姻的各色情状、古人的家庭生活、清史札记、其他等。收入的近80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在求学、教学、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与恩师、学友相处交往的温馨往事,表达了对恩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本书为俞士镇学术著作汇编所收内容大致可分为讲义教案、论著、辑佚和读书札记四类:讲义教案包含《经学通论》《春秋三传》《中国通史讲授提纲》《隋末农民起义表初稿》及《史料学讲授要点》等,是先生在天津南开学校及山西大学任教时期的教案,为初学者研究是研究经学、史学指出路径和方法,今天读来,无论对初学者还是研究者仍有较高的学术参考
“政协委员文库”丛书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我社重点图书项目,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两岸一世情/政协委员文库》是丛书之一种,全书集纳了1984年—2017年30余年来吴国祯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章70余篇。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社会、政治、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思考,虽然依不同主题分
微波楼别稿/贵州文化老人丛书
本书选取作者著述十四种,又整理者所辑三种,按诗集、文集、论著三大类编次:诗集有《永思堂诗稿》一卷、《永思堂诗续》一卷、《永思堂诗外》一卷、《慈竹居诗稿》二卷、《慈竹居诗遗(辑)》一卷,文集有《永思堂文稿》一卷、《永思堂文续》一卷、《永思堂文外》一卷《慈竹居集》一卷、《慈竹居文续》一卷、《慈竹居文外(辑)》二卷,论著有《
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旅美游学时的观察与思考,既深刻分析了托马斯·莫尔等人的早期乌托邦思想对立国之初的美国的影响,又详细探讨了美国开国国父及普通民众在塑造这个国家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空间上看,本书以作者所游历的美国东南西北十几座城市为主要线索;从时间上看,既有对美国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又有作者在美国观察时的现场所感。在生
《游走于中西之间:张西平学术自选集》收入张西平教授避选的30篇论文,大体反映了他在几个学术研究领域从事跨文化与比较文明研究的成果。自20世纪张星娘、冯承钧等前辈开创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术界不断推陈出新,成果显著。张西平教授的这本论文集反映了这种历史进展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