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我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系统调查分析示范性的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案例,提炼模式、发现问题、优化解决方案。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通过三次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品牌建设。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于2023年6月启动了“十佳梨区域公用品牌典型案例”评选,其间共收到17个品牌申报,最终选出10个品牌发布。国家梨产业经济研
本书在分析“藏粮于地”战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国务院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储备标准,分别测算“藏粮于地”战略的轮作休耕规模。根据对我国中低产田的改造、撂荒地的恢复、可调整地的利用以及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而增加的粮食产量设计我国“藏粮于地”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率评价;基于DID的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评价;推进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具体路径;研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燕麦概述、中国燕麦之都一一乌兰察布、燕麦产区分布与重点旗县燕麦产业发展、燕麦主推品种介绍、燕麦栽培技术、燕麦文化与传统食品、产业愿景等。全书是对乌兰察布地区燕麦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丰硕成果。
《粮食经济研究》2024年第1辑关注粮食领域的现实和前沿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粮食价格、粮食市场、粮食贸易等方面,旨在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剖析,注重新概念、新理念、政策性、理论性。系统总结我国粮油加工业集聚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多视角分析粮油加工企业运行效率,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述粮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按照食用菌生长周期所需,利用温、湿、风、光控设备创造适宜环境,利用机械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的周年生产方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的影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正向着标准化、专业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型。本书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和第三方资料佐证等多种方式,对2020-2023年期间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决定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根本因素是家庭农场的经营收益。经营收益不仅受到政策环境、经济形势、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影响,更与农场主
随着党和政府破除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工作力度党委政府的加大,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三农”,推进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本书的落脚点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涉农资金信息公开治理机制,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风险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是打造高效透明政府,提高财
本书以国家2016年启动的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以下简称“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为研究对象,首先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基于2013-2018年中部四省份229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
本书整体的逻辑思路是,首先界走福祉概念,梳理和构建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将互联网发展嵌入农村居民福祉的历史变化中进行特征事实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互联网技术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和客观福祉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对主观福祉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互联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