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念琪曾任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著述颇丰,对黄浦区的历史和文化很有研究。《黄浦别样红》是对上海黄浦区红色文化的别样记录。该书选取建党以来与上海黄浦区有关的人物、事件的片段,反映上海革命历史,既有黄浦的红色遗迹、红色地标和红色故事,又有尘封岁月里的难忘细节、轶事和传奇。作者透过独特和新的观察视角、生动而又翔实的表达
本书收录将近四十位原南市老居民的口述回忆,所述内容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第一次从民间的视角生动展现了南市地区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和沧桑变化,内容涵盖商业、艺术、民俗、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方面。对于天津来说,南市地区是个极其特别的区域。这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著名的“三不管”局面,深刻影响了天津城市的发展进程
本书为二十世纪初期鸟居龙藏在华考察精华图录之一,是作者在1906年至1908年及1930年至1933年期间,对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进行深入考察后所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首版于1936年,由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印发。由四册照片集组成,照片内容涵盖了以辽的上京都城为中心的遗迹遗址、辽代庆州城遗址、巴林长墙、多座辽代陵墓等,共计
暖泉古镇/遗产新知文丛
本书是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的时尚文旅图书,以作家的笔触来描绘方山县“山水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旅游格局,全方位描述方山县“农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廉吏故里,康养胜地”品牌。该书立意高、定位准,特约国内众多知名作家为方山县文化精心撰稿,并诚邀吕梁市本土作家倾情加盟,另有全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央视主持人和本省知名艺术家
《朔韵古风》是一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藏宝之书,全书300多张极具代表性或稀缺性较强的精美图片,展现朔州市的古韵古风,以及乡风民俗,并配有言简意赅的相应文字或雅俗共赏的视频(二维码扫描后显示)。图文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寻觅”其间,可以沉浸式感受“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
为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客观、准确、系统记录内蒙古盐业工作发展脉络,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编纂志书相关规定,受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和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委托,内蒙古盐业协会在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志·盐业志》编纂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志·盐业
南城村是平遥县的一个典型“城中村”,本志全方位、系统记录该村历史和发展状况,所载史实,上溯不限,下限至2022年底,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客观反映本村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变革。主要分为自然环境、人口与姓氏、交通运输、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部分。综观全志,篇章结构合理,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做到力求完善,
新闻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本,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翻译也成为认知世界不同领域的手段之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都需要借助翻译进行信息传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一辑,成为社会各界均可查阅利用的权威资料,但其中的外文新闻报道,尤其是英语新闻报道的翻译鲜有学者进行尝试。
本书秉承存史、资政的宗旨,融思想性、史料性为一体,全面而翔实的记录了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所辖9个乡、镇、社区,105个村庄的历史,在编制内容上重点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核心元素,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形成简洁明快、图文并茂、资料精准的编制风格,力求形成兼具历史文化普及和研究资料工具书的功能。本书的出版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