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李宏塔的传记。李宏塔,河北乐亭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系李葆华之子、李大钊之孙,曾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本书通过档案资料和对李宏塔的访谈,立体还原了李宏塔的成长过程、工作经历和家风建设,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风采。书中通过十余个章节,叙述了他从毕业参军、进入共青团和民政厅工作,在民政
本书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和同期的罗马世界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宏观比较的角度探讨中西民族融合方面的异同,以深化对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特点的认识。具体而言,就是要分析为什么中华民族在危机中中得以融合发展,并不断壮大,而在西方的罗马世界里,为什么历史和文明中断了,罗马人和蛮族也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在具体的操作上,主要遵循以下
《曹红新考》书名源自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给作者的诗:“文心郦学擅研求,俊彦今推古涿州。更有曹红新考辨,伪儒陋士尽低头。”由于作者在论述中总能有独到、新颖的见解,所以取诗句中“曹红新考”四字作为书名,良有以也。由于近些年来“红学”热度一直不减作者的一些别开生面的新作和观点也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如关于曹雪芹上世籍贯,作者根据
本书以游牧民族迁徙为基底,以环境史为导向,对中国北方游牧部族迁徙及其环境适应能力展开论述,简要介绍了游牧部族及其迁徙概况,引导读者了解游牧部族及其起源和游牧部族迁徙的基本情况;选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具有典型性的白狄、乌桓、拓跋鲜卑、契丹四个部族,对其迁徙历程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试图厘清游牧民族迁徙过程中游牧者
该书稿由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囊秀寺将格西南喀次成(1929-2019)毕生创作的所有著作,及手写本以及木刻本文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共编有10卷。书稿收录了格西南喀次成的《修行次第诠释》《囊秀寺志》等近80部作品。内容涉及语言文字学、诗词学、修辞学、哲学、佛学,以及历史传记、寺志等多个领域,该书稿通过不同的角度解析和阐述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可以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得到实证。为了更好的呈现南越王宫和墓遗迹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通过南越国的遗址、遗物,以手绘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还原当时的文化、生活和生产方式,给读者讲述南越国时期的南越国王宫生活和对外交往等故事。 本书内容丰富,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探讨了游牧社区中的“猎民”的社会文化变迁,力图使世人对有关“猎民”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本书力图鼓励及推进当地主导力量与当地牧民关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居民生计改善等等的对话,努力提倡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边缘参与主流的潜能,以达到国家倡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发展的社会效益的战略目标。
本书是作者根据2019年4月初至2020年10日中旬,在云南省河口县瑶族聚居区田野调查,集合作者若干次参与到当地瑶族人民各种仪式活动中的体验等创作而成。作者立足于田野的第一手材料,结合民族学的学理逻辑关系,分析论述了红河州河口县瑶族的族源、族称、迁徙、人文地理,以及河口瑶族的生活、河口瑶族的社会文化、河口瑶族的婚礼、河
本书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挖掘、赫哲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其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及变迁关系为研究内容。本书考察探讨了赫哲族文化受旅游开发的影响,在对赫哲民族音乐文化、鱼皮文化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旅游地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探寻旅游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发展、更新和变迁转型模式。赫哲族这个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分
本书内容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高原远古的人与自然;本教史籍中部分名人;本教文化与地名研究;十世纪以后的本教文化;象雄耳传大圆满与高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