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台湾知名学者、作家彭小妍荣获第37届金鼎奖的又一力作,从新感觉派入手,横跨多国文学界,从浪荡子视角切入跨文化现代性突破与创造性转化。浪荡子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纵情一面。彭小妍用其生动的文笔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从法国中国日本的文艺之旅。
本书是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融合与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的成果,通过外国文学概况简介,对代表性外国文学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介绍并导读。选择英国、法国、德国、泰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经典文学文本进行文学性分析和研究。结合研究生课程实践,分别从女性主义、生态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心理学视角探
战争是文学呈现和文化反思的恒久主题,现代战争更是与全球化、解殖民化、生命权力、技术哲学、族裔关系、文化记忆、伦理批评、情感研究、后人类反思等论题密切相关。对战争文学的研究,是观察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认同、共同体想象、社会阶层结构转变、经济与科技发展和政治变革的重要窗口。本书收录26篇探讨战争文学的最新论文,深入解析中国、美
作为全国性的诗歌理论辑刊,《诗探索》2024年第2辑按照既定编辑思路,从新诗理论建设与诗人诗作研究两个系列展开。在诗歌理论研究系列中,设置了”新媒体语境下的当代诗坛”、”百年新诗学案”、”新诗理论著作述评”、”外国诗论译丛”等栏目。在诗人诗作研究系列中,设立了”纪念孙玉石”、”纪念杨牧”、”关于严力”、”结识一位诗人”
本书归纳了庞德的12种身份,认为其与《诗章》现代主义风格的形成有关;全面叙述了《诗章》117章的具体内容;专门讨论了《诗章》现代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性话题;系统论述了《诗章》现代主义风格形成的背景、模仿与创造、内化与吸收等方面。同时,附录中还着重探讨了“庞德作品及其出版简史”“TheCantos、Cathay等多种译名
本书将着眼点置于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学关系转变的近现代语境中,在研究体系、研究视角和学术视野等方面求新求异,对中国与朝鲜半岛新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探究,旨在增强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中国新文学域外影响研究发掘新的学术生长点。中国新文学与朝鲜半岛新文学之间,既存在“同轨性”,又存在“异质性”。在西方和日本巨大
如何综合评价美国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他是诗人还是罪人?如何把握他在文学、艺术、经济、政治,东方、西方,历史、现实间游走跨界的内在驱动?本书关注作为“诗人”的庞德,也直面作为“罪人”的庞德。无论如何,如此矛盾的转向与身份真实而长久地系于其一身。他与20世纪初西方现代视觉艺术的互动,特别是为英国旋涡主义艺术进行理论建
《黎明之前》是以岛崎藤村的故乡中山道马笼为背景描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状况的自然主义小说。本书以青山家族的没落为主线,讲述了青山半藏在时代变化的漩涡中,一生为木曾百姓奋斗,却抑郁而终的故事,描绘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本书以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没落映射整个日本社会封建制度衰亡过程中封建家长制的衰亡,神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欧阳修、曾国藩、傅雷、洛克菲勒等众多中外名人的家书,如《傅雷家书》《杨继盛家书》《曾国藩家书》《诫子书》《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等,精选了其中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片段,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方法、人生态度、为人处世等方,让孩子得以从中窥见古今名人对子女和后代的谆谆教导,并汲取养分,也可以引发家长
父母的语言 正面管教育儿书籍温柔的教养父母非必/读正版语言青春期养育男孩女孩非暴力沟通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 如何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