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包含朱谦之有关文化哲学方面的著作及论文。朱谦之吸纳了社会学理论中的类型学、进化观,又广泛涉猎当时中国学者的文化理论学说。总体而言,朱谦之对文化进行了两个角度的层次区分:从知识生活的角度分为宗教文化、哲学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分为政治文化、法律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卷内所收《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
朱谦之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大力倡导“现代史学运动”,并创办《现代史学》杂志,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在朱谦之有关史学研究的著述中,有集中阐发“现代史学”理论主张的《现代史学概论》,有提倡史料、史观并重的《太平天国革命文化史》等。本卷除收录史学研究类著作外,又收录朱谦之史学相关的文章手稿、其为期刊《现代史学》所作
本卷包含朱谦之先生在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与手稿等重要资料。1920年代末,朱谦之受时代思潮影响,由关注人生问题转而关注社会问题,开启了从人生哲学向历史哲学的转向。朱谦之的历史哲学研究,以生命哲学为体,以孔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为用,参与了中国学界早期对黑格尔哲学和孔德哲学的研究,并构建了“四阶段法则”的历史哲学。本卷计2册,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杨没累女士的感染与促动下,朱谦之先生逐渐走上了音乐文学研究之路。朱谦之1925年先著《音乐的文学小史》,1935年又扩展修订而成《中国音乐文学史》一书,迄今仍然是各大音乐院校的重要书目。朱谦之倡导平民主义的音乐文学观,主张音乐文学便是平民文学;又曾在中山大学任职期间发起“新歌剧运动”,后撰作《关于歌剧
依著名学者王亚南先生所论,朱谦之先生是一个“时代感”极强的学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风云变幻,大都反映在其相关著述中。就其早期政治哲学而言,朱谦之先生先批判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主张虚无主义,乃著《现代思潮批评》《革命哲学》等;又自虚无主义转向唯情哲学,乃著《古学卮言》《一个唯情论者的宇宙观及人生观》等;又倡大同思想,著
朱谦之先生自1920年初,便开始撰作各种学术自传,自《荷心》《虚无主义者的再生》至《回忆》《奋斗廿年》,再至《五十自述》和系列文章《七十自述》,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真挚且深刻的自我批判。朱谦之自传之撰作,意在及时总结与反思其世界观、人生观之转向。本卷计1册,含学术自传类著作3种,文章13篇,其中有大量首次整体出版的手稿文章
弘一大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弘一大师的诗文风格真挚质朴,充满感情,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弘一大师文钞》主要收集了他的诗词、散文、序跋、碑铭、传略等等,作者具有代表性的诗文在本书中都有收录,体现了弘一大师的艺术风格和
本书收入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东山杂记》《二牖轩随录》《阅古漫录》等著作,为王国维旅居日本时所做的读书札记,1913—1915年连载于《盛京时报》,内容涉及典章制度、风俗变迁、金石考古、诗词戏曲、书画艺术、敦煌文献等方面,有摘录,有考据,部分内容后经整理收入《观堂集林》《观堂别集》。同时,在王国维单独出版的专著以外,本书
本书主体内容为弘毅学堂2018级和2019级文科学生的学年论文,涉及国学、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方向,包括《沉沦的土地》《黑坟》中的矿工形象分析;《诗经》渔文化研究;厚土有灵一一论李锐小说的自然书写等论文。
本书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人书系之一种。陈自芳是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资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述颇丰。本书从陈自芳教授三十余年来学术研究成果中精选出近三十篇文章汇编而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史研究论文,国民经济问题研究论文,区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