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育种和遗传学》是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引进翻译的动物育种与遗传方面的经典著作,由动物育种学家、荷兰遗传资源中心的KorOldenbroek教授和瓦赫宁根大学动物育种和基因组中心的LiesbethvanderWaaij教授合编。全书共分14章,主要介绍了动物育种学导论、动物育种的基础、决定育种目标的因素、育种前的信息收
《随身携带的动物园·上海动物园》从逛动物园的角度出发,带领小读者认识各种动物,本册主要讲述了上海动物园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如缅甸蟒、东方白鹳、斑嘴环企鹅、薮猫等,涉及各种动物类别,既有爬行动物,也有鸟类、哺乳动物,各有特色,以多个知识点的形式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每家动物园介绍16种园内的明星动物或
本书是“随身携带的动物园”系列中的一本。北京动物园有许多珍稀物种,本书重点介绍了北京动物园的16种特色动物,有城市动物园中唯一的黔金丝猴、黄喉貂,有黑麂种群……以中国本土物种为主,帮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引导游客文明游园,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和环保理念。此外还介绍了物种保护、野化放归以及北京动物园中的百年遗迹
《随身携带的动物园:广州动物园》是一本动物科普绘本,适读年龄5岁-12岁。该书是官方出品实用游园指南,介绍了16种动物,它们或是园内的明星动物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动物。比如黑猩猩、北白颊长臂猿、马来熊、河马、白鹇、海南坡鹿……以中国本土物种为主,帮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引导游客文明游园,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
本书是一部动物视角的美国早期殖民史,讲述了一段北美动物抵抗殖民进程的血泪史。 本书作者以北美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切入点和线索,将野生动物视为英属北美殖民进程的参与者并以“河狸、狼、鱼、鹿和野牛”为不同章节的具体主角,再现了北美野生动物抵抗殖民的真实故事,逐步合理地探讨出野生物种阻碍殖民者重塑北美地貌计划的发展过程,同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1版的框架体系,在内容上没有进行大的改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文字表述上做了较多修改,力求语言更严谨,条理更清楚;二是补充了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体视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特殊用途显微镜的特点和主要用途;三是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的处
本书以毒性较强的灰尘有机提取液中高频检出的有机磷阻燃剂TDCPP为研究对象,制备浓度分别为0.034g/mL.0.34g/mL、3.4g/mL、34g/mL、68g/mL、136g/mL、272g/mL、340g/mL的TDCPP细胞暴露液,对HCE细胞进行24h暴露后,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计算LC50值。根据结果选择1
《人类与动物:从被驯化的狼到沙发上的猫》是一本引进自法国的儿童科普绘本,由法国当代知名儿童科普作家与科普插画大师联手创作。这部动物主题的科普绘本讲述了人类与动物从驯化、崇拜、猎杀、圈养到保护的关系史,以整个人类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动物与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艺术、生活、生产、医疗健康、环境保护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动物感官,敏锐又准确》是画给低龄孩子看的自然科普图画书,以图为主,给孩子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感官世界,其中既有“特殊的眼睛”“动物眼中的色彩”“水中捕捉声音”“大耳朵的用途”“触碰交流”“触须的功能”等描述动物视觉、听觉、触觉等常见感官的内容,又有“重力”“磁场和电场”“压力”“平衡感”等动物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动物语言,简单又明了》是画给低龄孩子看的图画书,以图为主,给孩子展示动物语言的奇趣世界,书中既有“尽职尽责的哨兵”“向同伴报警”“合作共赢”等讲述动物警戒等集体生活中的语言,又有“对孩子的教育”“照顾和看护”“识别宝宝”等讲述动物照顾和养育后代过程中的语言,以及动物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的语言,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