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人文认读》主要内容包括:灵魂观念、歌舞理念、藏传佛教乐舞、藏族的戏剧艺术、藏族的节日构成、藏族的饮食文化、藏族的服饰文化、藏族的婚情人事、藏族的丧葬文化等。
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专制的政治构成中,皇帝具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重要作用,自然也就成了帝国史学关注的焦点,实录便是记录皇帝事迹及其朝政的最重要史书。实录一般属于“编年附传”体裁,既以皇帝编年为主线,又适时插入大臣传记;极少数实录去掉附传,成为纯粹的编年体。自南朝萧梁以来,历代王朝政府均大张旗鼓地纂修本朝的皇帝实录,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厚的一个省份,并于2003年10月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综合性试点。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129个县(区、市)中,有民族自治县29个,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的县25个。在全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中,属云南省本省独有并世居的民族有15个,占去了全国
《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二辑(彝族虎文化专辑)与读者见面了。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是楚雄师范学院的特色学科,也是优势学科。“民族学”于2006年11月被遴选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正是发挥和体现了这一学科优势。《楚雄民族文化论坛》是“民族学”学科建设的阵地,我们希望以此为平台,稳步推进“民族学”学科建设,打造学术团队,提高学
富州縣志点注及资料辑录
本书用英语编写,主要介绍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勾勒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不仅填补了该门课程教材的空白,其本身可说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有益尝试,为汉语非母语的学生和读者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中华文化,分享人类宝贵遗产的机会,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校中国传统文
这本论文集从计划、征稿、稿件修改,至今已经近两年。云南大学新闻系自1997年独立建系以来,就把“民族与传播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方向,在2000年申报传播学硕士点时,“民族传播”也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这样一个学科方向,是云南大学新闻系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区位、学科特色以及本系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既往研究成果之后确定的,并非空
《資治通鑑邊少民族史料匯編》的初稿是王世威先生於1999-2002午,以八十五岁高龄,花費三年時間,從《資治通鑑》中一條條手鈔摘編而成的。王世威先生去世后,其家人曾将初稿錄排為電子文稿,並刻錄光盤分赠親友。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利用到王世威先生的這份勞動成果,在王先生逝世五週年之際家人决定將此書正式出版。
清光绪二十三年《新修潼川府志》,是潼川历史上一部专门记载古潼川历史的典籍。其资料翔实,文约事丰,上溯自汉唐以降,全志近百万言,是潼川地方志中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参考价值和现实作用。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志为鉴知兴衰。鉴古知今,面对未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园,绘制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蓝图。党中
作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系列研究课题之一,《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以黄河沧海桑田为变化为线索,通过与长江、尼罗河等河流的比较,从人文的视角阐释了黄河顺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她对沿岸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告诉人们:人类文明的光辉不仅仅需要河流的灌溉,更需要沐浴在这种光辉中的人类善加呵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