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郡漳浦》全书分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金浦风韵"、"录找故事传说" 、"重读梁鹿诗文"、"欣赏漳浦新姿"七大部分,收录作品200余篇。图文并茂,用散文化的笔触梳理漳浦的历史文化脉络,从人物到故事,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作者用心灵的体验引领读者感悟漳浦的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和
福建土楼故里南靖,置县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古称兰水县,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在这片丰厚的土地上,勤劳聪慧的先辈们建造了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建筑模式”的土楼民居,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南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被人称为“小西双版纳”的乐土
滚滚龙江穿城廊,红墙绿水映朝阳。土楼王者风华在,璧玉珍奇日月光。千竹园林多勤节,万山茶海溢清香。群峰叠翠云霞里,满目斑斓画卷长。
本书以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主,每本文集的书名由作者自拟,目录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或专题排列,书后附后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陈奎元同志于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上的讲话,对如何正确看待和研究新中国60年的历史,作了深刻的阐述。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也许,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中国史,对于正在快速
保存和发展,这对在我们语言中常常被联用的词语,在现实中表现出的却又常常是难以联用的矛盾和困惑。同样,与我们相依相伴的文化,哺育着我们心灵和习性的文化,很多时候却被我们认作为发展的羁绊。为了过上舒适的现代生活,我们不仅改变了服装、发形、语言、神情,也改变了我们的家具、住房,甚至改变了已经看倦了的山川与河流、城市和乡村……
《风韵诏安》介绍了诏安县的历史古迹、古代先贤、山水景色、风土人情、传说故事、诗词文赋。主要内容包括:秋染九侯霜叶红;天风海涛悬钟城;台湾五通宫的“祖庙”等。
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子等为筋骨,形塑了一幕幕精神高华、感性绚烂的人生样态和艺术世界。从秦汉的青铜车马、弦歌斧钺,到魏晋的羁旅宴游、清谈品茗,无不气韵深长,情思丰茂。从唐宋的诗文唱酬、山水风物,到明清的残阳晚景、伏流奔莽,无不生
该书围绕佛教在走近民间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对民间信仰、民间生活乃至民间文学的影响,阐发了佛教对中国民间社会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具体来说,即就民间社会心理、民间社会生活、民间日常生活、民间传承文学四个方面简要地阐述了佛教对于民间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普及一些有关佛教方面的基本常识。
一、本书在点校时,选择明万历《福安县志》作为底本。二、本书在点校时,对原刊本文字按现代汉语习惯予以分段;并按现代汉语规范加标点符号。原文中的繁体字、古今字、异体字均改用简化字,个别易引起歧义的人名、地名等除外。三、原刊本中因涉及古代帝王、国朝、诏令等字样,有作抬头、空格或断码等编排的,重排时一律取消,统按现代文版式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