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提出的创新中医临床理论,该理论融合中医学的动态观与象思维,借鉴了“十四纲辨证”与“药对”,提出了“药串”,形成了“脉证-象思维-证素-核心病机-治法-药串一体化”辨证模式,临床疗效显著。其内涵主要包括以“核心病机”为靶点,以“证素”为辨证的基础和规范,以“药串”动态组合为组方思路,针对
娄多峰论治风湿病
董振华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祝谌予先生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风湿病中医诊疗工作。本书论述作者对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理解,重点介绍作者中西并重减毒增效守正创新的治病原则,坚持中西医有机融合、优势互补的方法,突出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独特优势,并附有典型案例,对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常规治疗多从清热解毒、化痰解瘀、疏经通络方面入手。山西四大名医之一白清佐先生(18891968)主张从脾论治,创立名方风湿宁,临床应用50余年,疗效显著。山西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名方风湿宁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医大师王世民教授、马艳苗团队的运用经验,阐明了中药
《中医疫病古籍典藏》共四卷,首次将40余种中医古籍论述疫病的专著及综合性古籍中的疫病专篇,进行系统整理、点校注释,以探索中医历代抗疫规律,形成知识体系,总结抗击疫病的经验,更好地为当今各类传染病的中医防治提供借鉴。本书系《中医疫病古籍典藏》的第一卷,共选疫病古籍10种,分别是:《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陈氏小儿痘疹方论
人活一口气,气为血之帅,养肺就是养气,肺气足则百邪难侵。本书以《黄帝内经》为指导,系统阐述中医理论中肺的作用、造成肺虚的各种原因,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从饮食、经络、运动、起居等方面,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列出了相对应的调养方案。尤其突出了速查的特点,常见的各种与肺相关的问题,都能迅速从本书中找到解决方法。
本书汇集了名老中医黄政德从升降理论治疗内科杂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升降理论的基础知识,分别介绍了升降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源流;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影响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因;升降理论的应用等。下篇为升降理论的临床应用,总结了黄政德教授从升降论治肺系、脾胃、肝系、心系、肾系
《温病类证论治》是以《温疫论》《伤寒温疫条辨》《广温疫论》《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外感温病篇》《温热经纬》《时病论》《疫疹一得》《通俗伤寒论》等11部原著内容为基础按证候分类编写,总结归纳了215条证候,突显了温病临床辨证论治中“证”的核心理论和地位,较符合目前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诊疗方式,便于指导温病学术理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篇,主要论述温病学基本理论,尤以温病病因病机和温病辨证为重点,力求深入而透彻,明了易于掌握;中篇为诊治篇,主要结合作者40余年临床经验论述四时温病的诊治方法与用药规律,阐述温病各种证候的辨证思路和要点、类证鉴别及方药分析,并于每证之后附以典型病案,以验证于临床,理论联系实践;下篇为专题篇,就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