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反映了筠连县的发展历程与概况,包括:舆地志、管理志、教育志、食货志、警卫志、要事志、人文志。并附有原序、母志目录、补遗。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微博1912》绝不是一个玩笑,而是一种记录历史、观察历史、思考历史的方法;并且,《微博1912》也并不是大量材料的堆砌,而是作者的构思、苦心和灵感,都会在文中进行具体说明。
书中分别介绍了《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高僧传》《水经注》等重要史学必读书目。分别从各书版本区别、源流考证与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是一部重要的史学入门书籍。
从1945年台湾光复到1952年“日台条约”的签订,台湾经历了一个动荡与转折的历史时期,一个荣耀与屈辱,欢欣与无奈交错的过程,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时段。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辑)》适合于从
本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36个数字予以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见解独到,饶有趣味。是一本很有看头、令人回味的有关民俗的知识性读物。
自盘古开天地,这块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善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地谱写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则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被割断历史延续性的国家。从
《历史的转型:紫禁城的人文思考》自努尔哈赤建国,1644年进入北京紫禁城,近三百年的历史充满着变局。清朝既是古代的终结,也是近代的开端。其间,不乏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的盛世;恪守陈规,千疮百孔的衰落;更有丧权辱国,难以启齿的国耻。其官僚系统、政治、经济承继着数千年的封建传统,又在变局与危机的交替中积沉成一种善美、恶丑兼存
《清史文苑》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评价了洪秀全的思想脉络和功过是非。对目前史学界在此领域争论颇激烈的诸多问题,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譬如,有种观点认为,东王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举动在建都天京以前是革命的,主要是为了教育群众,拥护天王,同心协力,杀敌立功。只是到定都南京以后,传言才是针对天王和诸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