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集成》共選收中國地方志三千餘種,種類包括各省通志、府縣志、鄉鎮志、山水志、寺廟志等。二、本《集成》所選收的地方志,其编纂年代的下限為一九四九年。三、本《集成》選收地方志,以實用價值高為原則,主要選收記事涵蓋時間較長的,收錄资料較多的志書。在一地多志時,一般選取最後一次修的志書。四、本《集成》所選收的府志、州志、
本系列研究除对闽文化作全面的综合性的专论外,还对五个次区域民系文化和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分别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我们期望这种把区域文化事象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对闽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有所推进,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普及也有所裨益。令人高兴的是,2007年6月,福建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
本书是一部史学研究论集,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中国近现代经济以及区域地理等,具体有:西周时期盟誓的制度化;略论北魏前期音乐及其影响;西夏禅宗文献的多样性和禅教的融合;清朝时期澳门议事亭研究;近代中国的官营企业与香港等,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盛世"下的潜藏危机:张居正改革研究》即专从以上所列举的几个不足着眼,将张居正改革时期的荒政、少数民族政策、关于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处理以及西力东渐的应对等四个问题特别提出,进行专题研究。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研究,成绩已经很大,有关论著可说是汗牛充栋。但对其不足探讨尚嫌不多,特别是上述几点不足,更嫌少有涉及。而探讨这些方面
燕京学报(新二十七期 二00九年十二月)
这部集子的缘起,应当说是我承担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或者说是附带性的科研成果。根据我所服务的中央民族大学公布的教育部下发的文件精神,我于2004年下半年提出申请,2005年上半年承蒙不弃得到批准,于是就按照自己事先设定的课题一步一步地实现。我当初拟订的课题大致有两个:一是“唐朝对河北
本书是关于介绍四川省文化遗产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神气吹出将军柏、苴国先于蜀国向秦国靠拢、广元“八卦城”、苍溪红军渡、昭化古城、青川地震遗址公园、朝天区概况、朝天关和龙门阁、元坝旅游景区景点等内容。
傅乐成(1922~1984),傅斯年之侄,字力更,号秀实,山东聊城人。台湾著名史学家、台湾大学教授。《中、国通史》为其重要的历史普及著作。本书为傅乐成教授领衔主持,邀集门下五位史学俊才,共同撰写而成。金书按朝代共分七卷(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近代史),凡丸十余万言。所记上起旧石器
本书稿以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32个四川民族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同历史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理念对接,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有益探索。与绝大多数简单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类成果不同的是,本书更加注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深入分析遗产的历史文
本书内容包括: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汉帝国与边疆诸民族的关系、汉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汉人的学术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