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本书收录了梁漱溟从民国时期至上世纪末的书扎手迹,收藏用。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
“云南民族志”丛书是我院重点项目,该项目的立项研究是发展我院民族学重点学科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院科研方向调整后的一项重要成果。民族学是我院的四大重点学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建立了研究机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所。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一批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在
本书是一本反映旧广州城建、名胜、经济、教育、社会和民俗的图册,共收入老照片133组、近500多幅。以简约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从清末民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段广州发展变化的历史。
《河之思》向读者展示的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文化。这部书是作者张光义近年来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黄河一些现象的思考,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思考,对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河流的镜鉴作用、人与河流和谐相处以及黄河文化、创新与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张光义同志喜欢理论探索,常常结合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实际,从文化的视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
本书是一部回族史志论集,其中将著名回族史学家马寿千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学系从事回族史学教学与研究而撰写的部分论文或文章辑录成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寿千老师一生潜心回族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对回族史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收入本书的论文和文章编为六编,既有对回族的综合论述,也包括对元代、明代、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采用历史描写法为主。20世纪以来,文学与史学领域兴起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史学领域内的法国布罗代尔学派总体史学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的新叙事史学法,文学领域内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本书对这些方法,将择善而从,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旨归,力求通过《左传》的研究,对春秋时代的文学面貌
《中华上下五千年》汲取中华历史中的一个个关键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精美大方的彩色插图,系统而又鲜活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采。当展看完这《中华上下五千年》,孩子们的脑海中已经被深深镌刻下了一幅幅感人画卷,懂得了现今幸福生活的弥足珍贵,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获益终生。
本书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介绍了齐梁萧氏故里研究,齐梁帝王故里三题,六朝武进非唐代及其后武进,丹阳齐梁王南朝齐梁萧氏是西晋后期永嘉之乱中从当时徐州东海兰陵南渡来到江南的。但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是哪里人,丹阳、武进历来各记其事,各持其说。为了解决这一本属于历史和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我们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以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