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现状、2020年汛前准备、气象水文概况及预报预警工作、水工程调度、工程险情及抢护、防洪工程监督管理、防洪减灾效益、以及对长江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下一步工作建议等。适用于水利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
本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表格成果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了三峡集团大型水电工程的金属结构建设管理理念和业务管控方法、手段。内容包含流程、表格原表和表格表例三个部分。流程划分为通用、制造工程、安装工程等3类,计15个流程,主要有:“金属结构及设备分部制造安装工作流程”、“压力钢管(肘管、锥管、蜗壳)制造工作流程”、“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前言;研究区的选择及其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思路和研究内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防治分区和治理措施体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防治措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管护制度建设。
《贵州省河湖长制培训教材》结合各地州市河长制、湖长制的实践,系统阐述了河湖长的内涵和外延、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制度和规范等,并简要介绍了作为基层河湖长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贵州省河湖长制培训教材》共分为五篇:总论篇介绍了贵州省河湖水域基本情况及河湖长制工作背景、现状及成效;任务篇主要从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太湖流域浦南区湖泊群》收集了有图有文字资料的51个湖泊资料,对湖泊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编辑,按照湖泊水系进行资料收集、分片调查、分类整编,收集整理了湖泊湖荡的水文特征、水利特征、水质特征、生态与资源特征,为每个湖泊编制了文字和图件,作为湖泊管理与保护的及科学普及的参考资料。
郝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河流域水利碑刻,以历代黄河流域9省区遗存水利碑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碑刻文献基础上,广泛搜集现存碑刻资料,并分别从碑刻搜集、拓片、录文、校订、注释等方面进行辑释甄别,编辑成书。 “山西卷”水利碑刻1200余方,其中包括河臣碑(如大禹、汤王、西
余扶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碑铭文献。黄河流域水利碑刻,以历代黄河流域9省区遗存水利碑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碑刻文献基础上,广泛搜集现存碑刻资料,并分别从碑刻搜集、拓片、录文、校订、注释等方面进行辑释甄别,编辑成书。“河南卷”水利碑刻计有700余方,“山西卷”水利碑刻1200余方,其中包括河臣
本书旨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河南黄河干支流水利枢纽工程、堤防工程、险工、控导护滩工程、滚河防护工程、分滞洪工程、引黄涵闸工程以及沁河防洪工程等八个层面工程进行解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在“宽河固堤”“蓄水拦沙”“除害兴利”“上拦下排”“调水调沙”等一系列治河方路指导下,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的丰
本书为记述20世纪50年代扬州地区治理淮河相关情况的著作。是书主体部分包括“淮殇”“宏图”“初战”“迁扬”“会战”“见证”“旗帜”“经验”“报道”“丰碑”等板块,主要通过档案资料、图片等详细记载还原了1952-1956年江苏治淮总指挥部在扬州期间的治淮成就。全书用档案说话,凭史实叙述,展现了那一时期在扬州发生的对全省治
本书为作者60余年对黄河演变和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当前黄河治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本书收集作者18篇研究重要成果,共分5章,即河流的形成、演变、治理和输沙,研究河流的途径和方法,河道整治经验总结及水资源优化利用,新时代河流治理的基本研究课题,以及黄河的治理。特别诸如按下垫面变化修正水沙资料等思路概念、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