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北京鸭育种专家、北京市农场局杨学梅高级畜牧师(教授级)编著。内容包括:概述,北京鸭的选育、孵化、营养需要与常用饲料、饲养管理,鸭舍与设备,鸭病的防治。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北京的选育技术和养殖经验。语言通俗简练,技术先进实用。适合养鸭户、鸭场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林业科学院研究人员和其他有关专家编著。全书共分二篇九章,分别介绍了石榴和无花果良种引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良种标准及良处苗木的鉴定与识别、良种引种原则与引种方法,以及85个石榴名优良种与17个无花果名优衣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同时,还介绍了26个可提供石榴、无花果良种的科
《肉鸭生产技术指南》介绍了鸭的特征与肉鸭品种、营养与饲料、鸭场建设、肉鸭的饲养管理、鸭病的预防和免疫等知识。在肉鸭养殖方面,我国肉鸭种类相当多,北京鸭是其中最著名的肉鸭标准品种,世界上许多优良的肉鸭品种都有北京鸭的血统,对世界肉鸭品种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近20年来,我国还先后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了樱想
畜禽生产是通过家畜家禽养殖为人类提供生活与生产资料的产业,主要内容包括养猪、养禽、养牛、养羊、畜禽场创建与经营管理五部分。
本书首先介绍了与林火相关的传热、燃烧化学与燃烧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分析森林燃烧与林业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的养猪大国,养猪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猪肉是国民肉食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养猪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近10年来,由于规模养猪的兴起,全国建立起一大批规模养殖场,从国外引进优良的猪种、先进的养猪技术和设备,使我国养猪业从分散副业型向以商品生
农作学是以农作物持续增产、经济高效和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书共分为6章,在分析我国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农田种植制度、农田养地制度、农田防护制度、农作经营制度和区域农作制度等农作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体系,有助于读者掌握组织农业生产、制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周朝(公元前11世纪)人们就普遍捕捉小野猪进行驯养繁殖。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养猪已成为农家的重要副业,养猪方式也由以放牧为主改为舍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养猪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养猪业的发展。1952年全国猪存栏达到8976.5万头,成为世界养猪最多的国家。随着配合饲料、疫病
本书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禽学者金光钧高级畜牧师等根据我年科研、生产、推广和引种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蛋鸡的类型与分布,各良种蛋鸡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特点和供种单位。本书语言简练,信息可靠,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适合生产者、引种者、推广者学习应用,也可供农牧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由我国华南地区11所高等院校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和修订。全书共18章,包括水稻、玉米、薯类、花生、甘蔗、烟草和桑树病害6章(第一至六章),热带、亚热带果树病害6章(第七至十二章),葡萄及其他落叶果树病害2章(第十三和十四章),蔬菜病害4章(第十五至十八章)。本书对各类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