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是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这本教材就是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编写的。全书分绪论篇、规划篇、组织篇、激励篇和控制篇,共有15章,形成管理的一个新知识结构框架。本书编写宗旨为:力求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正确反映国内外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和管理实践的*成果;注重管理理论的一般研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毕竟是一个自西方传来的学科,在中国发展历史较短,几十年来又多次受政治运动的干扰,所以与我国一些传统的老学科相比,中国的民族学无论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薄弱的学科。因此,今后本学科的重点是加强民族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为此,我们认为需要长期坚持两个方面的工作:
本卷收录作者1952-1994年间撰写的杂文、书刊评介类文章(包括贺词、会议开幕闭幕词及发言等)190余篇。其中绝大多数曾编入《季羡林文集·第十三卷》、《季羡林文集·第十四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998年),另补入作者20世纪30年代所作书评及50-90年代发表于报刊的杂文。新收录的作者早年书评原载于天津《
本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以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以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运用的实际进程为依据,参考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设计有代表性的工作情境,把专业技巧和知识贯穿于每个情境的工作全程之中。既突出技能培养,又从整体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具体工作的逻辑顺序;采用以典型案例为
我们生活的当代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呼唤人文精神,渴求人文关怀,追求心灵和谐,提升人生境界,一时成为当下全人类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追求。作为探究人之本质、构建精神家园为宗旨的人文科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派繁荣的夹缝中,异军突起,卓然成为显学,担当起了拯救人类灵魂,重建人类精神的
本书是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编写的教材。本书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同类优秀教材经验,结合中国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特点,融会编者在职业生涯管理领域教学与研究心得,精心编著而成。 全书以组织视角的职业生涯系统与个人视角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匹配为主线,分为职业生涯管理概论、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前期的准备、个人与组织在
为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工作,确保学位授予的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增设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自1999年9月1日起,参加相应学科的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并达到合格分数线者,方可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进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旨在加强国家对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宏观
本书共15章,主要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第三章计划工作概述,第四章目标与战略,第五章预测与决策,第六章组织工作概述,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第八章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第十章领导工作概述,第十一章沟通联络,第十二章激励,第十三章团队建设,第十四章控制工作概述,第十五章组织中常用
第一部分从内在价值的角度,遵循当前流行的“确定、出售、成长”的定律,概述了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左边一栏的内容,介绍了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到在业务改善、资产剥离和并购中,如何解决各种绩效测量与评估的相关问题。第二部分展示了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内容,包括理想化的资本结构,运营信贷利率,确定红利和回购政策等。书的最后即第三部分用资本管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第2版)》力求通俗易懂,尤其是保证学生的易学易懂,因此我们不仅要求语言简练,而且教材各章节的体例力求统一;本教材中既有对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一般概述,又包括对外国和中国的相关制度介绍,力求不搀杂作者个人观点,保证内容上的公正性和一般化,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