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收录了北京、天津等地区清代民间画师专门绘制在清代官方发行的明信片上的绘画作品,时间从清朝末年(主要从1897年起)到1912年,多方面再现了京津地区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这些明信片被当年的收藏者(主要是来华的外国人)购买寄往国外,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绘画的魅力,增加了外国人对中国东方绘画艺术和民间风貌的了解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六辑)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治理”专栏,从三个方面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治理:一是算法机制的困境与发展研究;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平台治理的新范式研究;三是对未来网络治理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中国文献学研究》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的学术研究性辑刊,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文献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本辑所收皆为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前沿性、原创性文章,对于了解古典文献学最新学术动态、学习和借鉴最新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价值。辑刊常设栏目包括:1.中国文献学理论与文献学史;2.文献文化
教材,这是一本深入探讨智能媒体发展演进、技术架构、传播特征及其对现代媒介生态影响的专业教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理解智能媒体的视角。本书首先回顾了从万维网到智能网的发展、演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媒体技术的演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接着详细讨论了智能媒体的传
当前,初入大学的年轻人,往往面临数字技能基础薄弱、信息获取能力与分辨力不足、注意力与自制力水平偏低、数据安全意识薄弱、数字法律和数字道德意识不强等数字化社会适应力不足的问题,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帮助大学生提升数字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迫在眉睫。作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大学生数字素养通识读本,本书针对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术语及用法,培养、提高读者阅读和翻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本书由10个单元组成,涵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主要技术分支,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电子系统组件、电子系统、现代数字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语音和音频、图像和视频、嵌入式应用、仪器与测量等。每个单元由3篇课文、
《中兴小纪》,又名《中兴小历》,是一部记载南宋高宗一朝史事的编年体重要史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编排次南渡以后事迹,首建炎丁未(1127)迄绍兴壬午(1163)。年经月纬,勒成一书,宋制,凡累朝国史,先修日记,其曰小纪,盖以别于官书也。”此书对于了解南宋高宗一朝史事具有重要价值。孔学教授鉴于以往研究对《中兴小纪
《应急传播》共7章,内容包括:作为独立学科的应急传播学的定位、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应急管理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等)和传播学(传播模式、传受者、传播媒介、内容、效果等)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应急科学传播的含义、应急科学传播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等;应急舆论传播的含义、应急舆论传播的体系、规律以及调控方法和手段等;
《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4)》系统全面梳理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问题,探索未来趋势。本书通过市场调研、舆情分析、数据分析、专家分析,审视网络视听内容、产业、技术、用户、市场状况,全面汇总了2023年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网络微短剧、网络音频等分支产业的发展特征,解析行业问
本书以数智时代为背景,以我国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生在数字生活/学习/实践/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从技能到素养再到数字素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主线,以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视角通过对全国1058名大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不仅客观呈现了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水平现状与差异性,而且深层次揭示了大学生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