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动植物在任何极端的气候和环境中都能存活并生长下来。海底的火山喷泉里,密集多样的生物群落在黑暗中繁衍生息;红树林中的弹涂鱼,成功过上一半水中一半地面的生活;猫头鹰在极北之地的定居过程中,长出了更厚更白的羽毛;藻类和真菌在高山之巅结成共生体亲密依存……无论在冰盖和苔原,还是在沙漠、深海和火山口处
中国有着约1.8万千米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生物总数的11%,而且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生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和威胁持续增大,海洋生物生存状态堪忧。本书
《海错图笔记》系列图书作者耗时九年解读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从奇葩生物鉴别到中国沿海风土人情介绍,从海洋文化到海洋保护理念传播,兼顾科学与趣味,博物与生活。为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海错图笔记·青少版》第一册于2020年出版。在青少版中,增加了海洋生物知识栏目和生僻字注音,梳理了海洋生物图谱,更大开本、更大图
《斑马鱼行为与神经遗传学手册》原著由全世界该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撰写。通过大量精美彩图,丰富的研究案例,依次展现:斑马鱼自然生态、行为学、饲养和繁殖方法;仔鱼和成鱼的行为,包括知觉逃逸、运动功能、动机、社会行为、睡眠、攻击性和反捕食行为以及学习和记忆等;斑马鱼遗传学方法,包括转基因报告基因系统和CRISPR/Cas9系统等
《海物奇谈》是西方已知*早的彩色海洋生物图鉴,*次出版于1719年,由荷兰出版商路易·勒纳尔整理编纂,收录了460幅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诸岛屿)海洋生物彩图,包括鱼类、甲壳类、节肢动物等。这些精美图画展现了当时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独特认知,提供了大量宝贵信息,反映了当时的生物多样性,是18世纪重要的博物学
本书记录了北美东海岸海洋动物的行为及其生存和死亡等现象,可谓一部海洋百科。本书描写细致,结构精巧,语言十分优美,海洋生命的鲜活、自然特有的温暖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