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作品与原始资料出发,突出主线,同时写出文学实际发展的曲折性与复杂性。全书视野开阔,贯通百年,包容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的好处。它所叙述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国大陆,也包括台、港、澳,不仅有许多汉族作家,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本书重视原始材料,又充分吸收新时期以来的国内外学术界的研
《诗词曲格律纲要》对诗、词曲格律的基本内容都作介绍,同时又对诗词同、曲格律学中的一问题作了探讨,重点放在曲的方面。全书除“前言”和“后记”外,其中约自一半篇幅是用来讲曲律和曲的谱式的。《诗词曲格律纲要》下编《曲谱举隅》那章,是讲曲律部分的重点。虽然它只收常见曲调98调,但所定谱式却是新的,是参验了3040首元曲作品之后
聂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审员。一次他参加审理一个毒死人的命案。不料,从妓女马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卡秋莎之所以沦落,就是因为他对她始乱终弃造成的。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良心受到谴责,但又怕被马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思绪纷乱。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空
随着《元诗全编》的问世,元诗文献研究可能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虽然《元诗选》只是《元诗全编》的基础,终将会被超越,但《元诗选》的文献研究,可能永远没有尽头。本书介绍了顾嗣立与《元诗选》、元诗别集流传考、《元诗选》文献来源考(上)——所选元人诗集底本考、《元诗选》文献来源考(下)——所选集外诗的文献来源等七章内容。
本书讲述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性——田苏菲,以其挚爱一生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无奈及不甘。小菲是个活泼纯净的美丽少女,在文工团里深受都汉首长的宠爱。当她遇到出身于上海世家、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老革命兼文人欧阳萸时,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住了她的心。尔后三十多年,
《上下都很平坦》主要背景为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下乡”时期。姚亮、陆高、长脖、二狗、江梅、肖丽、小秀等年轻人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农村,忍受着青春冲动与饥饿的双重折磨,同样动物般凶猛。他们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偷鸡摸狗,在日常生活的嚣攘中,走向命运的定数。马原特出的地方在于,不为小说附着“知青小说”常见的理想主义色彩,也不刻意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泣石镇的偏僻小镇,传说这里的石头每逢夏末都会哭泣。曾经的小偷,曾经的小姐,曾经的演员,曾经的色魔,几个被常人视为边缘青年的另类角色,依靠买彩票赢来的巨款,在泣石镇一片被人忽略的荒野中建立起一所希望小学,他们天真、执着、顽固、并艰难地实现着自己纯洁的梦想。一个生活失意的年轻画家,从远方大城市赶来偏僻的泣
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是一部忧思深广、直切我们生命症结的作品。著名作家杨争光磨砺五年最新力作。小说以少年张冲的成长轨迹为线索,折射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不当影响和干扰。关于此书,杨争光说:我想象的那个少年张冲青涩的形象里,纠缠和埋伏着苍老的根系,盘根错节,复杂纷纭。我有了许多的胡思乱想。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
“行走”,始终是主人公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的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故事中,因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
从主人公为营养学会会长“润色”个人回忆录,引出了三条在规模上并不均衡的线索:宁伽的奇遇、庄周的逃亡、曲浣的磨难。这三个故事以不同的方式拼接,同时又统一在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西郊山地。西郊的苍茫无际中,同一个家族在不同年代所发生的部族迁徙、地质考察、劳役纪事、鲁滨逊式逃亡、淘金热等等,都一一呈现于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