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品作为意志”),两次研究班讲义系列(“谜园的隐喻”;“普鲁斯特和摄影”)。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以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小说的准备》包含着
村上春树蛰伏7年震撼新作!1979-2009,村上春树创造30年巅峰杰作!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为了保护自己,你必须尽快顺应这1Q84的规则。它不仅是一部绝爱之书,同时也是一部时代之书、命运之书。
小豆豆太过调皮,不得不送她到巴学园;丈夫被征入伍,阿朝带着一家老小逃难;利用自成一派的教育法,为遭遇挫折的孩子们指引方向;七十一岁的家庭主妇,在丈夫去世后开始独立生活,走向社会……阿朝和小豆豆谈乐观、果敢、真诚、善良与豁达。
尼泊尔的神话传说中,最受众人敬拜的神明“湿婆”具有无穷无尽的法力,而同时,他又是正义与邪恶、高尚与世俗的共同体。湿婆静坐思考的时候,变成了至今仍然颇受印度教教徒崇拜的哲学家——“苦行者萨杜”(Sadhu);当他开心欢喜之时,就变成了“舞蹈之神”娜塔罗伽(Nataraja);一旦发怒,湿婆马上变成令尼泊尔人闻风丧胆的“毁
有人把印度比作是人间通往天国的大门。因此,人们越过高山,穿过沙漠和海洋,不辞劳苦艰苦跋涉,来此地与神交会。在这里,人们便可以尽可能地与神亲近。虽然人们敬拜的神数量众多,也各有不同,但三大宗教的信众都深深地爱着恒河。这条奔流不息的圣河,在给了人们信仰的力量的同时,也养育了中国西藏、尼泊尔、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的部分或者全部地
《悠悠未了长江情》收录了维良同志近40年来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诗歌、随笔、游记、通讯等160余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文字是他用激情去介入、用灵魂去讴歌、用心血去浇灌的长航文学艺术之花。
本书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结构特征,及其结构内部隐藏的多种关系以及内在冲突。全书分别从“生存现实”、“精神向度”、“想象的境界”、“文学的岐解”、“符号的分解”、“批评的基础”解读80年代中国文学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作者在这本著作中采用了较为少见的共时性结构分析方法,描述出20世纪80年代文化解禁后,源于前现代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畅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经验,以及读书之意义所在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读书之丰富意蕴。一个人必须尽可能避开偶然事件和外来刺激,自筑壁垒是精神孕育的第一本能和第一智慧。我要让一种别
雪夜闭户夜读书是一种乐事,三更有梦当书枕也是一种乐事。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过程中的趣事、趣闻、闲话等方面的随笔、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读书之乐趣、读书的风趣。
谁能一口气说出北京的旧书店、旧书摊,谁能像书痴一样为了一本书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淘书与购书之乐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爱书之人自书所得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