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选题延续“大家学术文库”系列图书前两辑品种,品种包括历史与文化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哲学与思想讨论、科学与教育几个领域,是对前两辑选本进行的补充。本辑涵盖20世纪初至中期的知名学术大家的经典著作,所收书目虽曾有出版,但零散不成规模。此次结集是对学术文化典籍的一次梳理,对丰富大众阅读,传承学术经典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
陈士杰(1824—1893),字隽丞(又作俊臣),清桂阳直隶州(今桂阳县)泗洲寨人。历官江苏、山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浙江、山东巡抚,是湘军集团“中兴名臣”的重要成员。陈士杰早年与兄士元一道求学于长沙岳麓书院,以勤苦励学、品学兼优,深得院长丁善庆和湖南学使器赏。《陈侍郎奏议》为陈士杰任浙江、山东巡抚时的奏折,始于
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是日军细菌部队中较为重要的一支。由于七三一部队的大力支持,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在细菌试验、细菌武器研制、细菌战实施等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多年来,学术界对其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资料积累和专题研究,但因资料缺乏等原因,尚有一些问题不明,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问题也有持续、深入、综合研究之必要。本卷收录了
《五色——历史的颜色》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文集,是张继和张翼牧阳合著的一本从颜色角度串联文化与历史变迁的作品。全书通过深入分析不同颜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颜色与天道、自然、礼法和人性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一部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史读物。通过对颜色的深入分析,作者成功地将颜色与历史、文化、礼法和人
本书稿是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学术著作,收录了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40余篇论文。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关于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的史实考证,如洪秀全早期思想的发展、金田起义的酝酿和发动日期、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之役、太平天国的军制和旗制等。其二,关于太平天国政治、宗教方面的问题,如太平天国的“天”和“上帝”的概念
本书整理收录了深圳市档案馆馆所藏民国时期宝安县(今深圳市前身)教育类的档案文献,涵盖了宝安县政府教育行政管理及制度、学校创办及经营管理、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管理、教育及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档案文献是查考、研究民国时期宝安县教育事业的重要原始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政教关系、教育管理、教育制度、学校发展、师生管理、教育文
二十世纪,无疑是中国学术与思想的一个高光时代。可谓,群星璀璨。当人们抬头仰望时,清晰可见其中的五颗耀星,他们是: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五位鸿儒硕学。敬观五位老先生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最重要的交集点:一是都曾经在北京大学工作,二是共同发起创建中国文化书院。今年正值中国文化书院创建四十周年,书院决定
本书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长的施政理念和治市举措对北平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北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何其巩、张荫梧、周大文、袁良、秦德纯、熊斌、何思源、刘瑶章等几位市长为核心,按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如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电汽车、道路)、公用设施(自来水、电灯、电话)、市政建设等,选取
本书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15BZS119)的结项成果,约30万字。书稿将客民与族群、社会、国家的互动关系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论述了清代贵州客民土著化进程,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地方社会变迁。揭示了客民在土著化进程中实现了地域认同,而王朝权力在地方社会不断深入,完成了“大一统”的国家秩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收藏有大量黄河相关历史文献,其中黄河相关古旧地图约有400种,这些彩绘本舆图,绘制精细,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清中期《六省黄河工程埽坝情形图》描绘了起自上源阿尔坦河,流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南六省入海的黄河,并且详细标出了黄河下游沿岸埽坝工程,图幅近7米长。这些河图制式相对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