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日本诗人小池昌代、法国诗人伊冯·勒芒、俄罗斯诗人奧尔嘉·谢达科娃以及中国诗人陈先发、吕德安、姜涛等海内外十七位著名诗人近二百首诗歌代表作,每首诗均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呈现,译文均直接译自原文。本诗集展现了不同文化体系跨越各自母语的边界,所呈现的不同的诗歌图景,有助于推进诗歌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互
这本外国诗歌精选当下外国文学视野中对我们有深刻影响和共鸣的名家里尔克、佩索阿,叶芝、鲁米、谷川俊太郎、茨木则子,最果夕日等作者的诗歌,主题围绕自我与生活,记录日常的治愈诗。这些诗歌试图记录美好瞬间或浪漫奇遇,讲述人生的“恋恋风尘,给予你我能量,让我们一次次回到自己再出发!“我在废墟中寻寻觅觅我努力找寻着真正的自己我的人
书稿为“第一次遇见”系列之一种。“第一次遇见”系列旨在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打造一套融通中外文明、沟通中外文化的面向青少年和大众读者的普及读物。梳理日常经验和知识积累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刷新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认知,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发现和惊奇。《第一次遇见莎士比亚》书稿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前三章讲述莎士比亚生
1963年,23岁的安妮·埃尔诺发现自己怀孕了。羞耻感像瘟疫一样袭来,她明白自己的怀孕将使她和她的家庭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她知道自己不能留下这个孩子。四十年后,埃尔诺写下这个故事,讲述了她从未克服的创伤。在当时堕胎属于犯罪的法国,她试图自行解决,但徒劳无功。在恐惧和绝望中,她终于找到一名地下医生,结果最后却被送进了医院的
本书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的一本日记体文学作品。该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1985年至1992年间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超市里的生活场景。在序言中,安妮·埃尔诺本人将她的日记描述为“城市集体生活的快照”。安妮·埃尔诺住在安纳西后,于1975年搬到了巴黎郊区新建的新城塞尔吉,这让她感到震惊,她想写一本书。
本书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出版的第一本自传体小说。它带读者走进一位经历过地下堕胎的20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她试图通过反思过去来理解现在。主人公德尼斯·勒叙尔害怕堕胎而死,她因用了贫困父母辛苦赚来的本应用于她的教育的钱,来支付堕胎费用而感到内疚,并对父母的粗俗和势利的同学们的文雅感到不满。埃尔诺没有将故
本书是2022年诺尔贝文学奖得主、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一部访谈作品。在书中,埃尔诺坦诚地回答了纪录片导演波尔特的提问,不仅谈了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的背景,以这个生活背景为起点的读书、学习、思考和写作,以及自己的生活和生活背景与自己的写作视角、写作目的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且谈了她怎样以自己的写作视角来审视自己和集体曾
本书是2022年诺尔贝文学奖得主、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简述了她从少女、⻘春姑娘、妻子,再到母亲、家庭主妇和教师为一身的生活变化,以及一路走过的学习过程。在这个不断被社会、家庭和传统性别重塑的过程中,一个“做成点什么事”的志向从未被抹;虽然对两性差异中的女性⻆色不甘,但
本书是2022年诺尔贝文学奖得主、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一部日记体非虚构文学作品。记录的是安妮·埃尔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一位年轻的已婚男子秘密恋爱故事。她的代表作《简单的激情》就是基于这段恋情创作的,但在这本日记中,她的文字是直接的、未经过滤的。这本日记的开始时间是1988年,埃尔诺离了婚,有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住在巴
《高级俄语--俄罗斯文学经典选读》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李新梅与两位外教共同编选,从不同时代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中选取了八部中短篇名著作为阅读对象,这些文学名篇的书写年代横跨古今,主题丰富多样,创作风格既具有不同时代的语言特征也具有作家的个性风格。通过学习这些文学名篇,不仅可以提升语言水平,还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从古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