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本书收录了晋中市此次人口普查相关情况和主要数据,包括人口普查工作基本情况、全市人口情况、地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4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本书作为本次人口普查专题研究成果《新时代的中国人口》丛书其中的一卷,以此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为基础,参考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的发展、性别年龄构成、老龄化、生育状况、
*人口问题是21世纪重要的议题。人口趋势及其结构化差异,正在带来广泛的社会与经济转变。 全球人口达到80亿是人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变化都将深刻传导至国际社会。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和人口萎缩,而在未来30年,超过89%的人口增长将出现在中等收入以下的国家。一方面,人口老龄化
本书是古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共分四辑:古代小说之文化史意义钩沉,古代小说与江右文化,古代小说与社会风习。《红楼梦》传播及其经典化研究。这些论文,对古代小说与中国文化各层面之关系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既有宏观的整体研究,亦有局部的文化史(比如江右文化)现象研究;既有古代小说的通史层面研究,亦有专书研究(如《夷坚志》《红楼梦
本书围绕我国人口发展的核心目标与要求,在不同生育政策情景下,从我国人口规模和结构预测、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对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计量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与现实问题密切结合,构建创新性的模型,力求真实地呈现中长期
本书顺应户籍福利差距以城乡差距为主向以区域差距为主转变的新形势,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城市落户压力以及农民工落户规模、意愿、条件,探索建立一种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统筹考虑的新形势下区域差别化推进农民工落户城镇的理论框架;并以大量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为支撑,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区域不同类型群体农民
本书稿为中改院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老龄化问题。全书分析未来5-10年消费的变化趋势;第二章以步入老龄社会为重点研究分析我国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研究中国14亿人的人口趋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重点研究了老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和产业、人口老龄趋势下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的平衡、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趋势下经济增长
本书重点研究了新时代中国人口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国生育问题。本书上半部分就人口少子化、青年发展、老龄化等新时代中国人口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以此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下半部分基于生育水平、生育行为、生育意愿、生育选择四个方面就新时代中国生育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基于青年是育
本书分融资与体制改革、服务改革、城市案例三部分,收录了《从多元到整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构建》《长期照护职能整合改革的困境与启示——以H市长者服务局为例》等文章。
本书是有关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及农村系统生产、消费和流通失衡问题研究的专著。作者以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和老龄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保定市5111个行政村的村域人口调查、第七次人口普查和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山区、平原村域人口数量变动、老龄化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贝叶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