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聚焦柏拉图经典著作中的正义理论,分为“理念世界的灵魂与正义”“城邦国家的质料与形式”“理想国的承继与续造”三编,深刻剖析柏拉图《王制》《法律篇》《理想国》中对德性、法理和正义问题的经典阐释及三者的辩证关系,同时书中对霍布斯、哈特、富勒等学者的学说也有涉及,使读者徜徉于经典之中,领略法理之美。
本书是由厦门大学法学院组织编写的学术论文集,以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为出发点,囊括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领域内容。在理论探索方面,既有诸如个税扣缴义务的合宪性探讨,也有对功能主义刑法观视角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研究;在法律实务问题研究方面,包含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与利用权的竞存顺位解释论、航空客运合同交易习惯的识别与适
本书是一部关于法学的社科类图书。作者提出法律是现代社会的“操作系统”,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很少涉及具体的法律案例,而是讲法律的基本构造;不是讲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讲条文背后的生成逻辑;不是讲打官司的具体方法,而是讲法律的运行机制。读者能透过法律,了解现代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作者以“正义”这个概念为线索,通过十五个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或一个区域的法系中,法律形式和司法技术最能反映相应法制文明的特质。本书共有10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成就以及中华法系的基本特质。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帝制时期法律形式的种类、关系及其变迁,分设五章;下篇则专注于研究帝制时期的司法样式,对帝制时期的比类逻辑、中道司法价值、
本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
本书分为应然法和实然法两卷。上卷为应然法,分为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两方面内容。在绝对权利部分涉及法律道德和义务、权利来源,通过权利来源判断人的行为,同时提到了天赋人权问题,认为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行动权和获得幸福的权利。在相对权利部分,主要涉及派生权利,包括占有及通过契约产生的权利。下卷为实然法,主要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和内
本书杜撰了一个中国式的洞穴奇案,书中以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塑造了一场如电影般精彩的朝堂辩论。十四位虚构的古代人物围绕该案应如何判决产生激烈讨论,内容涵盖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等价值冲突。通过对虚构案件的辩论,进而深入探究传统中国法哲学究竟可以如何应对绝境之下杀死、食用一个人,以保全更多
本书是范忠信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法系寻根之作”,曾获得中国法学界的最高奖钱端升奖。本书并未局限于晦涩难懂的陈条旧令,讲述中国古代法律之历史,而是得抽丝剥茧,去其躯体,得其精神。本书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地理环境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小农经济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宗法社会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中国法律思想的伦理属性
福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但其法律思想一直未得到系统阐释与挖掘,甚至其观点也频遭误解。本书在详尽梳理福柯权力理论谱系的基础上,尝试着将他提出的权力概念与法律理论进行链接,不仅澄清学界对福柯的误解,提出福柯自身独特的生命政治法律观,并试图在福柯式方法论启发下对治理、权利、法治等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命题提出新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数字法哲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理论结晶。受技术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通过在传统法学研究领域中引入“计算性思维”,学术界开启了以数学式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的帷幕。在此背景下本书从数字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构建与实践即数字空间体系中以更为宏观的角度构建起基于“数据要素”为对象的代码化法律规范体系,进而通过算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