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和分析藏语语法的古今演变与发展的一本专著。该作者精通藏文和汉文的语法和语言学研究理论,其通过对藏文古文献《羊胛骨卜文》和其他敦煌藏文文献,以及中世纪前后的藏文文献和近现代藏语的语法研究,理清了藏语语法演变与发展,文种涉及藏文、汉文、藏文的拉丁文转写和国际音标,内容分十九章,具体涉及藏语语法古今演变综述、词汇的
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藏文的构成和连接词的用法;第二部分讲述了藏文的构成规律和三式的使用方法。书中引用了在藏文文法研究方面的诸多观点,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探索,并结合自己的研究作出了科学判断。
本书稿选择了《华夷译语》最早、最珍贵的版本,即北元宣光元年(1370年)编撰的《華夷譯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845个词目、4000多个音译汉字做反切研究。以明代乐韶凤等人于洪武八年(1375年)编撰的《洪武正韵》作为反切工具。全书稿由前言、蒙汉两种词目索引、文献扫描、词目反切、拉丁转写、传统蒙古文转写和附录(涵芬楼秘笈
本书收录了6000余条适用于日常生活的、突出词义实用功能的维吾尔常用词,按维吾尔语字母顺序编排。每个词条一般由词性、释义及示例三个部分组成。词性主要包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后置词、代词等;释义主要选取了满足日常学习生活,且使用频率较高的释义,突出了词典的实用性;示例则完全体现了常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弱化及变形特点
本书经青海民族大学及西南民族大学专家审定,将所涉及的题记及通假字、异体字、译音同音字、颠倒用词、不同取词、漏字、错字等进行了重新修订。本书筛选藏语书面语和口语词汇5500余条,以词语的音义特征来追根溯源,从而确定其应有的书写形式,从音义关系和语境所表达的概念中判定词形构成。借鉴“语言学”方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构成社会语
本书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维吾尔语谚语研究综述、维吾尔语谚语中语词特征的计量分析、维吾尔语谚语句法特征的计量分析、维吾尔语谚语文化含义的计量分析、维吾尔语谚语的翻译策略与修辞特征等。
该文稿是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语音学、蒙古语族语言研究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格根塔娜的学术论著。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进步,方言研究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语言学分支,在此理论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该文稿是蒙古语肃北方言研究论著。该文稿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学、词法学和方言词汇。通过该研究能够较科学地、全面
本书内容包括:词汇统计表;门巴语言珞巴语言僜巴话句例录音;卫藏方言;康方言。
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各民族长期融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各民族在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语言生活中,形成了兼具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语言认同。本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和结构格局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来研究中华民族的语言认同问题,一方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高校民族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高校民族语文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基本状况、高校民族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