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12章,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家庭教养、生涯规划、异常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多方面内容。每一章均以案例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及探索,学习内容后还配有心理训练、推荐阅读、知识与问答及思考题。学生可通过阅读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加强课
本书全面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生态与心理现象。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五个篇章。首部分为导论,概述了全书的构念框架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为主体内容,从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新媒体的文化生态与社会环境特征,探讨了文化建构过程与群体互动,分析了新媒体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与行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的演变大多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经常会产生“为什么叫这个名称?”“这个符号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概念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等疑问,本书将以小学数学知识为主,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三个领域中部分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数学符
本书从行业特色高校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大类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重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行业特色高校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研究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基础;从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两方面梳理行业特色高校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的发展脉络;辨析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的构成
本书以数智时代为背景,以我国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生在数字生活/学习/实践/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从技能到素养再到数字素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主线,以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视角通过对全国1058名大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不仅客观呈现了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水平现状与差异性,而且深层次揭示了大学生数字
本书是作者在“以人类的名义思考,向认识的极限挑战”理念引领下,对教育和教育学术研究的理性思考,主题集中在“育人”和“问学”两个范畴之中,充分体现了现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者以随笔的形式书写,对具体环境中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刻的思虑,内容通俗而深刻,体现了教育哲学学者的真诚与使命意识,既具有思想的
本书着眼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和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明确职业本科功能定位,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亟需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基于此,本书内容涵盖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学功能、职能与大学生观念研究,职业本科院
谷春红,女,汉族,197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绥化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大连交通大学,中级馆员,分管教材管理工作。从事教材管理工作以来,持续推进本校教材信息化系统建设。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4项、主持JY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学技术研究
中心为浙江师范大学下属研究中心,是海内外较早正式以“江南文化研究”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并于2006年3月经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将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江南地域文化研究,设立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四
《支那通史》由日本东洋史学开山鼻祖那珂通世以汉文写成,1888-1890年间由东京中央堂初刻初印。1899年上海东文学社石印此书(前有南摩纲纪序、王国维代罗振玉序)。1938-1941年间东京岩波书店出版了《支那通史》和田清的日文译本。《支那通史》特色鲜明。第一,开章节体史书之先河,分篇叙述,因事立题,按朝代顺序,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