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十分发达,是我国优秀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多样的编纂形式、丰富的编纂思想、悠久的史官设置和修史制度、突出的历史编纂成就,需要认真研究、总结和借鉴。本书名为《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产生和发展。突出社会变迁与历史编纂学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学术思想的嬗
本书系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书经》《诗经》《春秋·左传》。理雅各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将儒家最重要的9种经典翻译成英文,合称为《中国经典》。他的译本在很长时间里在西方是权威性的标准译本。本书作者为(英)理雅各(JamesLegge)。理雅各为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也是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
本套丛书共8册: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延续了以故事讲历史的品牌传统,以新时代史学观念为指引,用380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3000幅彩色图片、1000个小贴士,将远古到清末的中国通史娓娓道来。本册是丛书第2本,分为《诸侯称霸》《列国争雄》两部分。《诸侯称霸》主要讲述了
本套丛书共8册: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延续了以故事讲历史的品牌传统,以新时代史学观念为指引,用380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3000幅彩色图片、1000个小贴士,将远古到清末的中国通史娓娓道来。本册是丛书第4本,分为《巨浪淘沙》《融合新生》两部分。《巨浪淘沙》主要讲述了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史,以及当时各主要诸侯国的国内史,展现了贯穿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这样读<左传>》是一部面向研读《左传》的非专业读者和专业入门读者的通俗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此为系列第四卷,记录鲁昭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前528年至公元前51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史,以及当时各主要诸侯国的国内史,展现了贯穿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这样读<左传>》是一部面向研读《左传》的非专业读者和专业入门读者的通俗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此为系列第三卷,记录鲁襄公十四年至三十一年(公元前559年至公元前54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史,以及当时各主要诸侯国的国内史,展现了贯穿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这样读<左传>》是一部面向研读《左传》的非专业读者和专业入门读者的通俗读物,提供原文并进行解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此为第二卷,从鲁文公元年到鲁襄公十三年共67年的春
《吴越春秋》,汉赵晔著,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之事。前五篇为吴事,起于吴太伯,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事,记越国自无余以至勾践称霸及其后人,注重吴越争霸的史实。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记载较详,颇可补《国语》《左传》《史记》之不足。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十年绍兴路儒学刻明修本为底本。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撰。该书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张佳胤双柏堂刊本为底本,此书曾为双鉴楼主傅增湘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