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国产知名母婴护理品牌“青蛙王子”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青蛙王子只是个十来号人的小作坊,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凭着一股激情和对商机的敏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现从“青蛙”向“王子”的华丽转身。书中还从时间视角全面透视其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描述他从一位农民成长为国企工人,凭借热忱、专注、创新的精神,
《乌金时代》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以朴素白描的笔法,饱蘸深沉的情感,书写了新中国煤炭工业半个多世纪翻天覆地之巨变。作品客观真实、细致入微、记录时代、书写现实,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讴歌劳动者,讴歌新时代。通过煤炭一线职工的真情实感和勇于奉献的实干精神,营造出足以共情的氛围。
这是一部传记文学。1938年到1949年期间,张大千在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青城山上清宫先后居住了四五年时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以青城山为题材的书画作品,其艺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峰。也是其一生中和夫人孩子们团聚在一起最幸福的岁月。此后便长期漂泊海外,与家人天各一方,梦回青城是张大千离开青城山后一生挥之不去的乡愁。本书分为四部
本书为纪实文学。《美国路人》是央视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创作的一部独特的观察手记。他以在美国各地走访的亲身经历为框架,作为一个过路人,带领读者一起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在基诺沙的街头,他置身人群之中,目睹苦涩的泪水从人们的眼眶中滑落;热内亚的学校门前,他见证历史的伤痛隐秘又持久地影响每个人的心……刘骁骞用记者独有的冷静锐利的
该书稿是一本关于图木舒克老兵的纪实文学作品。由“独臂将军左齐的传奇人生”“英雄不悔——甲级战斗英雄三师首任师长柴恩元”“不忘诗人郭小川”等英雄故事组成。通过描写老兵们在艰苦岁月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人生观、爱疆爱国的家国情怀,使读者身临其境,直观地体会到第一代军垦人的兵团精神,体现出兵团人热爱祖国、扎根边疆、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书稿是一本纪实散文集。东莞高埗大桥是全国改革开放后首座采用“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地方公路桥梁。本书深入采访了该大桥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从时代背景、决策过程、创新模式、全国影响等层面进行梳理,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用文学性文本记录了高埗大桥的年代故事和历史价值。2024年是高埗大桥通车的40周年,它见
纪实文学《回望黑龙滩》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四川仁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15年艰苦卓绝,15年战天斗地,以“重新安排仁寿山河”的气概,改写了仁寿及周边地区“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历史,在陵州大地书写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篇章。本书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又突出了人民群众“人心齐,泰
本书除”引子”和”尾声”外,主体部分共9章,即”太行之梦””太行之气””太行之力””太行之魂””太行之奇””太行之智””太行之爱””太行之歌””太行之峰”。9章内容分43节展开,再现了华北油田煤层气人在太行山麓、沁水河畔砥砺奋斗18载的英姿——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在新能源新领域求创新、求突破,书写了弘扬石油
2024年是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开启“五个一流”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该中心历经6年的百舸争流、厚积薄发,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配网特色的发展之路。本选题通过29位参与中心改革发展历程的建设者如诗如歌的文字,讲述了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成长史,将中心发展壮大过程中那些憧憬、彷徨、振奋、喜悦的鲜活瞬间汇集成了永恒的记
书本书稿是记述广东中山小榄的梁根、萧琼芝、麦娴仙等革命志士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大潮,艰苦斗争的纪实文学,记述了广东中山小榄的梁根、萧琼芝、麦娴仙等革命志士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大潮,艰苦斗争、浴血奋战的故事。作者2011年起协助小榄镇文史室开展地方史研究,2016年参与珠江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