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戴震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考工记图》及其他自然科学著述进行白话翻译和注释,并附以大量实物图表,为读者阅读理解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书稿选取戴震二十三篇自然科学著作加以注校和翻译,用功精深,考证严谨,译文通俗易懂。从书稿选择戴氏自然科学著作译注,由此可窥见戴氏宏富的学术成就,以简体、白话文翻译面世能让今人更容易走进戴
本书精选自2018年以来《上海科技报》科学文化版“湛露”专栏、上海市科协“湛露网”发表的文章,以读者易于理解、接受与参与的方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对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积极意义。
人类的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地球各大洲之间的沟通,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大航海中,中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横跨亚非的七次下西洋曾经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结合相关历史记录,介绍著名航海家出生入死的艰辛历程、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历史影响,展现航海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历经二十年,从2003年起源于江苏、安徽地区性的竞赛发展成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多、参赛地区最广、涉及学科门类最全的全国性研究生大赛。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初心不改。在这二十年中,涌现出一批投身数学建模竞赛事业的专家学者、组织工作者、指导教师,形成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案例。
本书是“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系列的第七辑,着眼于互联网科普的平台化发展,对以“科普中国”为代表的公共平台和以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上的科普生态状况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分析,用数据画像的方式多方位呈现了科普内容、科普创作者、科普用户之间复杂而有序的互动,反映了互联网科普生态的现况与趋势、机遇与挑战。全书内容分为三篇。第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要求。新时代的科普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成为进一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基础性工作。本年度报告深入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对于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文化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科技英语教程(第2版)教师用书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科创少年“派”和他的伙伴“机器熊猫”一同经历的跌宕起伏的奇幻探险之旅。在旅程中,他们运用智慧搭建出各种别出心裁的装置(模型),面对挑战,解决问题,不断前行。读者可以跟随主人公,用生活中常见的吸管完成装置(模型)的搭建,感受动手实践的魅力,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
这是从法国引进的百科类读物,适读群体是3-6岁儿童。本书主题分类明确,包含了小动物自然交通等主题,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如在小动物主题中,作者为孩子介绍了花园中、河流旁、树林里、沙漠中、热带雨林里、海边的小动物。在交通主题中,这本书告诉了孩子人们日常出行会用到的交通工具,以及一些安全出行的秘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规则,
本书节选了世界50多处闻名遐迩、千奇百怪的地方,以优美详尽的文字逐一解读,配以丰富且及具视觉冲击力的真实照片,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地理景观坦露在广大读者面前。具体内容包括:九寨沟五彩池、五大连池、月牙泉、死海、伊赛克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