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全球主要测绘卫星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我国民用1:1万立体测图卫星高分七号为例,介绍了高精度卫星测绘技术与工程实现方法。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精度理论分析及模拟仿真、亚米级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几何检校、轨道和姿态高精度处理、激光测高仪检校、两线阵相机和激光测高数据处理、可见光与激光复合测绘等。
本书是航空航天文学翻译教材,适用于翻译专业本科生及翻译硕士。本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写理念,在系统阐述航空航天文学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介绍了航空航天文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特别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方向阐述了航空航天文学翻译的原则与方法;阐述了航空航天文学翻译批评与赏析的基本模式;并在每节之后设计了相关练习,便于
全书包含5章内容,内容包括绪论、运载火箭智能赋能技术、运载火箭机能增强技术、软件定义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系统、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系统发展,着重论述感知识别、规划制导、姿态控制、电气综合(单机、硬件)、软件设计过程,旨在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火箭智能控制系统概念、内涵及设计过程,为航天科研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在天基空间态势感知任务中,对微小卫星自身状态的确定及对感知过程的控制是所有行动的基础。然而,对于承担空间态势感知任务的微小卫星而言,由于受尺寸、重量、功耗等约束,星上资源非常有限;与大卫星相比,其星上测量与控制系统必然面临如何利用较低的硬件配置来完成较高的感知要求,最终实现高效费比感知的问题。基于这一特点,空间态势感知
这是一本帮助孩子解开飞行奥秘的入门读物。全书以时间线为顺序,系统地对各个年代的飞行器进行了讲解,并穿插讲述飞行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历史事件等。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能很好地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其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与钻研精神。
航天是高新技术聚集的领域,一直都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国家战略的前沿、社会发展的前沿。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为航天技术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本书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航天操控领域的应用技术以及未来的可能应用与发展趋势。主要以智能航天器、空间智能机器人等为对象,面向近地应用、载人航天、月球/深空探测、天文观测、行星发现
本书针对战斗机过失速机动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飞行两类飞行控制需求,力图利用动态面控制算法简单、过渡过程品质好、鲁棒性强的特点,将动态面控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动态面自适应飞行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两类飞行控制非线性、不确定、多变量耦合控制的难题。全书按照“建模→控制→仿真”的知识逻辑和“控制理论→飞行控制→仿真验证
本书以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为背景,介绍基于数学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延伸到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11章,内容主要包括故障诊断成果的综述及其未来的发展展望,航天器控制分系统,航天器在轨故障分析,故障的统计检测原理,基于数学模型的故障诊断原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阈值设计和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径向基函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飞行器制造技术体现了国家装备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飞行器制造技术面向航空航天发展前沿,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探求飞行器制造方法与规律,融合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技术,是提升飞行器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家航空航天
本书主要介绍飞行器制导技术相关的内容,介绍了这些技术的研究背景、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法。主要内容有:经典导引方法、基于滑模控制的末角约束制导方法、基于预设性能控制的攻击时间控制制导方法、基于时间一致性的二维和三维协同制导方法、基于分布式观测器的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多群组飞行器攻击时间控制协同制导方法、考虑执行结构部分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