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89 元
丛书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
当前图书已被 2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杨共乐 著
- 出版时间:2018/10/1
- ISBN:9787520131230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0-55
- 页码:336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谁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由该中心主任杨共乐任主编,周文玖教授任副主编。该集刊自2002年以来已出版了17卷,2006年以来改为一年两期,已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此卷为第18卷。该卷设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方志学研究、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共收入20篇文章,反映了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及前沿成果。
卷首语
杨共乐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8年上卷(总第18卷)即将出版,照例我们还是就本卷内容谈上几句。本卷刊发21篇文章,分作以下七个栏目: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方志学研究、域外汉学研究、当代史学评论。
在比较研究栏目,陈安民的《文武分途与文武互济——王夫之与维柯的文武关系论(下)》是本刊2017年下卷所发《维柯的文教武功论——王夫之与维柯的文武关系论(上)》的续篇。王夫之与维柯是17~18世纪间的中西历史哲学家之代表,他们均有丰富的文教、武功关系之论述,反映了他们的历史盛衰思想。陈安民对他们的文武思想在个案探讨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二者虽根植于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其文武关系论多有相通之处,即都认识到文教与武功的辩证关系,对野蛮征服与文明同化及其关系有长时段视角的观察和思考;其相异之处表现在维柯论科技革命与军事变革的应对之道具有突出的近代色彩与世界意识,王夫之则拘于古、泥于儒且昧于世界大势。二者具有彼此参照的价值,至今仍具有思想启迪和现实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是本学刊的主干栏目,本卷安排了研究范围自北朝至清朝的五篇论文。从魏晋至隋唐,士族门阀在统治阶层、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谱牒学之繁盛是这种社会现实之反映。谱牒修纂与史学发展关系密切。陈鹏的《北朝官修谱牒的类型与发展脉络》考察了北朝官修谱牒的类型,认为北朝官修谱牒类型可分为氏族谱、郡姓谱。这两类谱牒肇始于北魏太和定姓族,延续至周、隋定氏族,展现出官修谱牒与门阀制度的密切关系,乃至唐前期仍继承了北朝官修谱牒的方式和类型。李瑞华的《层累构造下的唐代宦官历史书写》通过考察唐代至宋代史家对唐代宦官书写的变化,反映了历史书写的层累特点,认为每一重累积,都是史实、文本与意识的碰撞与重构。庄兴亮的《论陈建〈皇明通纪〉中的“靖难之变”的叙事与史观》指出陈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主编杨共乐,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上古史、古代罗马史、中外古代交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罗马史纲要》等专著。
·比较研究·
文武分途与文武互济
——王夫之与维柯的文武关系论(下)【陈安民】/3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
北朝官修谱牒的类型与发展脉络【陈 鹏】/25
层累构造下的唐代宦官历史书写【李瑞华】/37
论陈建《皇明通纪》中“靖难之变”的叙事与史观【庄兴亮】/50
论清初史家群体与文化秩序【尤学工】/71
《四库全书总目》与官修儒林传关系考述【周庆许】/88
·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
章太炎《尚书》研究旨趣探析【余 康】/105
非破无以立:钱玄同“六经与孔子无关”说考论【李长银】/119
试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西文化观【周励恒】/13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传统经学【李玉莉】/147
杨宽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贾鹏涛】/162
南高学派与中国史学史研究【吴忠良】/178
姚薇元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评【李 敏】/195
余英时“内在理路”说的再审视【任芮欣】/206
·历史文献学研究·
《通鉴》汉武帝元狩年间史事书写辨正【李 峰】/223
新发现《蔡尚思全集》佚文述论【王舒琳】/235
一份难被遗忘的考古学讲义
——赵光贤《中国考古学大纲》述评【刘卓异】/247
·方志学研究·
民国时期北方桐城派的方志编纂【许曾会】/267
·域外汉学研究·
论美国汉学家卜德的《史记》研究【胡青松】/281
·当代史学评论·
一部丰满而精致的晚清史学批评史
——读刘开军著《晚清史学批评研究》【朱洪斌】/293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路线图
——《史学理论手册》评介【余 伟】/304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317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319